3月25日学院组织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观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主人公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迹令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焦裕禄...

活动范文 > 活动心得 > 导航 > 焦裕禄观后感2000字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焦裕禄观后感2000字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2022-03-30

【www.nns88.com - 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

在活动中我们可能会突然产生一些感悟,我们能将自己产生的一些收获写下来。心得体会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况,一篇优秀的活动心得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焦裕禄观后感2000字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3月25日学院组织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观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主人公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迹令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不忘党的宗旨;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还在于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焦裕禄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和榜样。通过观看影片,让我对焦裕禄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更让我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通过观看影片,我对焦裕禄同志有三点感受:对党的忠诚,对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真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当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疾病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是交待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一句的肺腑之言,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工作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难,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就应该学习焦裕禄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知难而上,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

三、学习焦裕禄精神,培养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

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率先垂范。初到兰考的焦裕禄看到百姓的贫苦生活,在主要领导反对的情况下,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在为解决干部因饥饿浮肿而影响工作开展时,他冒着政治风险,主动拍板决定购买议价粮;当地区公署派专员调查时,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当老百姓心存感激送来几条自家养的鲤鱼、孩子们高兴得说要吃红烧鲤鱼时,他教导孩子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不能不劳而获;当孩子们因为没有吃到红烧肉而将窝头扔到地上时,他的心在流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作为兰考县的父母官,他的女儿却连一件体面的棉袄都没有……对比焦裕禄同志,在当今社会有多少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世界的改造,又有多少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迷失方向。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焦裕禄同志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在当今社会经济稳步推进的大好环境下,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加强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把生命交给了这片热土,他没有高谈阔论、没有留下什么警世明言,甚至没有像样的政绩工程,但他有一颗火热质朴的心,他心里想的是人民,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以焦裕禄为榜样,为学院的全面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观后感2000字》

精选阅读

士兵突击观后感2000字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逝水流年的军旅岁月如今已凝结成一份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永恒回忆。在那段即将毕业的日子里,没有人为“奉献在何方”的光荣梦想而彷徨,因为作为一名国家机器上的螺丝钉,大家早已为履行“青春献祖国,热血洒边防”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直到我看过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后,我才深刻的感悟到战友们的无悔选择。

不仅仅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只属于军人的至高无尚的荣誉。《士兵突击》前后看过好几遍,许多情节总是令人久久不能释怀,总是有种剧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来到基层单位后,想到了草原五班,更是觉得回味无穷,些许感慨,提笔一叙,以和各位战友共勉。

关于“有意义”

“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许多有意义的事”。那什么事情才有意义呢?许三多初到草原五班时,班里的同志们脖子上挂着各种战利品正在忙着打牌,内务一团糟。当三多成为五班的一员后,他保持了良好的军人生活习惯。每天早晨第一个起床,收拾完内务之后,独自去出早操,回来后还帮睡眼惺忪的战友们清理内务。在一个极度散漫放任自流的环境中,能够出淤泥而不染、言于律己保持自己优秀的习惯和作风,这样的事情有意义。

老马曾告诉许三多:“当年有一个排长,也想在这儿干许多有意义的事情。他想修条路,可是最后没有修成。”许三多经沉思后,认为修路很有意义。于是便迎着屋外的风沙弥漫和屋里的冷嘲热讽开始找石头、捡石头、敲石头、砌石头。他日复一日地与自然的和人为的恶劣环境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愚公移山”的精神使营房到岗楼之间旧貌换新颜。他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永不言弃的努力完成了一件人们一致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老马的思想改变了,老魏、李梦、薛林对三多也由往日的鄙夷一转而成为圣徒般的虔诚目光了。凭着自己的力量和精神不仅美化了营房的环境还净化了战友的心灵,这样的事情有意义。

每一个人都想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可是怎样才能做有意义的事呢?教导员何洪涛告诉班长老马:“看守驻训场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老马却说:“光荣个屁,艰巨个六啊!”。的确,在那个空阔没有人烟的枯燥环境里,见着一个迷途的羔羊都会惊喜异常,怎么有可能是光荣而艰巨呢?更何谈“意义”二字?于是军人严明的纪律和整洁的内务在草原五班都黯然失色,因为大家都觉得眼前是“人生苦短,长夜漫漫,五分钟就能闲得满眼冒金星”。但是许三多在这样枯燥的环境里却坚持做着一些平淡无奇的事情:收拾内务、独自训练、捡石头修路。战友们为这些“反常”的举动而抓狂。李梦用知识分子的思维分析着:“人的惯性和惰性到底能延续多长时间?新兵蛋子的内务到底能保持到什么时候?”。事实却一再证明,三多的惯性和其他同志的惰性都无休止的延续下去了。当许三多去团部买花籽的时候,李梦再次下了武断的结论:“许三多的固执是由于他目光短浅、没见过世面,见过那么一点点,就要乱红飞过秋千去”。三多返回班里后,马上直奔他所修的路而去的举动再次大大出乎了大家的预料。最终,路修成了,三多也因此得到团长赏识,调离五班,赢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由此可知,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在目前枯燥的环境里,用自身优秀的惯性有始有终、坚持不懈地做那些“平淡无奇”的事,总有一天,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自然会赋予平凡以伟大,“意义”二字便会凸显其中。

团结与原则

部队的人最讲团结,部队的人也最讲原则。但是当团结与原则在这个优秀的群体中发生了冲突,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许三多每天出完早操帮着战友清理内务,令各位战友脸上无光。许三多的原则是首先良好的内务和整洁的军容是军人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其次在内务上战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老马作为班长一再暗示三多要讲究团结,告诉他:“即使有时候你认为自己是对的,你也不能太相信自己,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是对的才是对的”。并为三多讲了一个五条狗的故事:笼子里圈着五条狗,其中的四条狗总是顺时针方向绕圈跑,而另一条狗总是逆时针绕圈跑。最后那四条狗都有了人家,而另外那一条狗被主人宰了,原因是养不熟。三多明白了班长把自己比喻成那条逆时针跑的狗以后,便想到:“假如那条狗一会儿顺时针跑,一会儿逆时针跑,这样就好了,而且跑圈时不容易晕”。这种方法看似两全其美,既和大家合拢到一起,团结了大家,又不放弃自己逆时针跑圈的原则。

其实现实生活中,真理并非总是掌握在大多数人的手里。当团结与原则经常会发生冲突时,我们或许没有一会儿顺跑一会儿逆跑的选择。边防警察是法律的执行者,是正义的维护者,讲究团结重要,但是维护原则才是其第一神圣职责。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那么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李梦对战友说:“我们是正规军中有了不多、没了不少的那一部分。我们的出路就在于认清这一现状,不要做不该做的事情,连想都不要想,这是一个无神论者的现实生活方式”。精神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的智慧和思维也进入二十一世纪,所谓的“神”已经远远超越了古代人类为战胜自然而设的那种依托心灵的封建迷信。我们的“神”确切的说是人的一种信仰,是对未来所要达到的层次目标而设计的“愿景”和“蓝图”。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信仰,一个理想。正如史今对许三多说:“每个人的心里都开着花儿,一朵一朵的,多漂亮啊!”的确,人只有在自己的内心里开出明亮的花朵,才有源源不断的奋斗激情。许多现实我们无法改变,但是许多现实我们可以改变,这就需要摒弃那种在鼠寸目光支配下永远抱残守缺的超级现实生活方式,从而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丽愿景。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的滚滚向前,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切都是“旦复旦兮,日新月异”,面对现实窘境,我们无须选择“无神论者的现实生活方式”去悲观绝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了远大的理想之后,我们可以像日月星辰的运行那样刚健不辍、自强不息地不断攻坚克难,开拓新局面。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因为漫长”,愿我们所有辛勤奉献在边防线上的战友们能够在平淡而漫长的岁月中赋予平凡以伟大和原则之上,自强不息地完成好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000字_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拍摄于1994年的电影,历经十几年的时光却始终闪烁着无尽的魅力。想念电影最后那片蔚蓝的海面,平静而辽阔,亦如安迪的内心。片中那些黑色压抑的画面最后都消融于无垠的海域里,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心里的梦想和希望在经历挫折和痛苦之后化为写在笑容里的完美现实。影片传递给人的是一种近乎倔强的对希望和自由的坚持,经得起时光雕琢的不屈的信念。细看电影,你会发现电影中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深思和学习的。

肖申克,并非人名,而是一个监狱,一个原本用来让人改过自新的地方。在这里,所有的囚犯无论吃饭、睡觉、甚至是上厕所都得报告,最终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摧残下成为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长久的习惯在这里演化成可怕的悲剧,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磨蚀着他们对于未来的憧憬。没有希望、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仿佛生命的价值在这里已经消亡殆尽。正如瑞德所说:刚进入监狱时,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显然,在这部电影里,监狱已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老布,一个已在监狱里度过了半个世纪的七旬老人。对他而言,管理监狱里那个狭小的图书馆已然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在这里,他可以凭借自己受到过的教育赢得一点点其他犯人的尊重。某一天,他突然被告知自己获得了假释,恐惧开始占据他早已干枯的心灵。半个世纪的铁窗生涯将他对自由的渴望冲刷的一干二净,剩下的只是老朽的躯壳和束缚了的灵魂。像笼中的鸟儿被关的太久之后已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一样,老布已没有了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因此不可避免地被社会淘汰了。

事实上,老布也曾尝试着融入社会,可是五十年的距离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老去的躯体连同老去的心最终一起结束在昏暗狭小的屋子里,留下的仅是那几个歪歪斜斜的字:Brookswashere。写完这些字,他默默地笑了然后从容地结束了生命。在他看来,那些字让他的死有了些许的尊严和价值。

老布的悲剧让人心痛,也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悲剧。面对巨大的就业的压力而不知所措的学生们,不正像老布一样对外面的世界存在强烈的恐惧感吗?电影里,瑞德认为老布的悲剧是因为体制化,并觉得自己,甚至是整个监狱,都正在沦为体制化的牺牲品。那么从现实来看,一些心理素质不强的学生也正在演绎着同样的悲剧。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待了太久,进入社会后,像老布一样,因为缺乏生存的能力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在经历挫折之后,就不堪重负而了断自己年轻的生命。不同的是,老布是因为太老而无能为力,而他们还没来得及领悟生命的价值就因为太脆弱而过早地埋葬了自己。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应对这样的压力,寻获属于心灵的自由呢?电影告诉我们的恰是如何进行这样的一场心灵救赎。

安迪本是一个年轻而有前途的银行家,可是一夜之间他被控告杀害妻子和情夫而锒铛入狱。事实上,安迪是被冤枉的,杀人凶手另有其人。可是,有时候生活中总会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安迪最终被判两个无期徒刑,进入了肖申克的高墙之内。这里等待他的除了严酷的管理体制,还有来自三姐妹的肉体折磨。遇上这样的事情,谁都会失去理智,然而安迪却例外。安迪从不抱怨生活的不公,只是默默地努力去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冷静、勇敢、顽强、从不放弃用智慧来进行反抗,这正是安迪的不同之处,也正是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缺乏的。面对困难,我们总是过于浮躁,急着去抱怨而不是去思考;总是过于怯懦,急着逃避而不是去面对。

当所有的人,包括瑞德认为安迪快被体制化压垮的时候,安迪在一个暴雨滂沱的夜晚爬过500码的充斥着恶臭的管道后寻获了属于他的自由。事实上,安迪始终是自由的,即使他被困在高墙垒起的监狱。正如他所说的:莫扎特的音乐在我的心里,谁也夺不走。是的,谁也夺不走我们坚定的信念和对自由的希望,心灵的自由能够带来生命的奇迹。6年,每周一封信,最终令50年不曾改变的图书馆开始有了改变。他改为每周写两封信,这样的坚持使得图书馆的规模不断扩大,最终成为新英格兰最棒的监狱图书馆。20年的时间,一把石锤,坚韧的毅力,最后缔造出一条瑞德认为要600年才能凿出的通往自由的道路。

而现实中,我们内心的希望往往被轻易地埋葬在那些平凡的挫折里。我们惧怕失败,也正是因为我们对梦想和希望的追求不够执着。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心灵才容易被束缚,甚至脆弱到不堪一击。因此,很多人才惧怕走出学校来到社会。倘若我们能像安迪那样,冷静下来,用理性来看待问题、用智慧来解决问题、用执着来战胜挫折,那些希望和梦想也就不会离我们而去。

当然,安迪的成功远不止因为这些。过人的才华使得他在监狱里也能绽放光芒,但这并不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老布在监狱享有对书籍的管理权;而瑞德则能够帮其他囚犯弄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但他们都有点沉醉于这一点权利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安迪在监狱的地位显然还要高的多,但他始终明白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由:正真的自由是在外面的世界。他能够真切地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始终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并不因暂时的成功而停滞不前。

这一点,对我们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中的许多人,因在学校里担任了某个职务而沾沾自喜,自视甚高。暂时的满足感阻碍了他们对生活的进一步思考和追求。到了社会中,这种潜在的骄傲情绪让他们屡屡受挫,压抑和失望随之占据心灵,也让他们离成功越来越远。事实上,我们生命的价值最终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理性地对待自己学校里表现,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从而更合理地看待自己。

安迪在监狱中成功地完成了自我救赎。入狱前,他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人。没有朋友,甚至,连自己深爱的妻子也背叛了他。而在狱中,他收获了瑞德的友情,同时也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沟通和交流。在分享中,他也试图让对自由和希望的渴望重新回到狱友们的心中,救赎他们的心灵。初春的早晨,狱友们能够像在修葺自家的屋顶一样,坐在暖暖的阳光下享受着安迪争取到的冰啤酒。这种久违的自由的感觉再一次回到了狱友们的心头,那么真切、那么美好。安迪私自在狱警的办公室播放《费加罗的婚礼》,再次给狱友们带来哪怕是一瞬间的自由的感觉。音乐里的激情刺激着狱友们原本干涸的心灵。而图书馆的落成,更让狱友们见证了希望是能够在不懈的坚持下带来成功的。自然,对自由的希望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幻想。无论何时,友谊都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是社会中的人,始终需要交流和沟通。珍贵的友谊是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也能帮助我们获得社会认同感,加强我们对生活的信心。而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正在向他人传递开来,自己的价值也能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尊严,并不是自己刻个字就能获得的,而是存在于大家对你的认同感中。

如何获得心灵的救赎,寻求属于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我想电影已向我们给出了十分完美的答案。社会和体制化其实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内心无法克制的恐惧和对生命价值的轻视,这也正是我们需要获得救赎的地方。电影却坚定地告诉我们: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靠自己的执着和智慧在挫折和压力下一点一点争取来的。观后感2000字》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000字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拍摄于1994年的电影,历经十几年的时光却始终闪烁着无尽的魅力。想念电影最后那片蔚蓝的海面,平静而辽阔,亦如安迪的内心。片中那些黑色压抑的画面最后都消融于无垠的海域里,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心里的梦想和希望在经历挫折和痛苦之后化为写在笑容里的完美现实。影片传递给人的是一种近乎倔强的对希望和自由的坚持,经得起时光雕琢的不屈的信念。细看电影,你会发现电影中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深思和学习的。

肖申克,并非人名,而是一个监狱,一个原本用来让人改过自新的地方。在这里,所有的囚犯无论吃饭、睡觉、甚至是上厕所都得报告,最终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摧残下成为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长久的习惯在这里演化成可怕的悲剧,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磨蚀着他们对于未来的憧憬。没有希望、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仿佛生命的价值在这里已经消亡殆尽。正如瑞德所说:刚进入监狱时,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显然,在这部电影里,监狱已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老布,一个已在监狱里度过了半个世纪的七旬老人。对他而言,管理监狱里那个狭小的图书馆已然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在这里,他可以凭借自己受到过的教育赢得一点点其他犯人的尊重。某一天,他突然被告知自己获得了假释,恐惧开始占据他早已干枯的心灵。半个世纪的铁窗生涯将他对自由的渴望冲刷的一干二净,剩下的只是老朽的躯壳和束缚了的灵魂。像笼中的鸟儿被关的太久之后已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一样,老布已没有了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因此不可避免地被社会淘汰了。

事实上,老布也曾尝试着融入社会,可是五十年的距离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老去的躯体连同老去的心最终一起结束在昏暗狭小的屋子里,留下的仅是那几个歪歪斜斜的字:Brookswashere。写完这些字,他默默地笑了然后从容地结束了生命。在他看来,那些字让他的死有了些许的尊严和价值。

老布的悲剧让人心痛,也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悲剧。面对巨大的就业的压力而不知所措的学生们,不正像老布一样对外面的世界存在强烈的恐惧感吗?电影里,瑞德认为老布的悲剧是因为体制化,并觉得自己,甚至是整个监狱,都正在沦为体制化的牺牲品。那么从现实来看,一些心理素质不强的学生也正在演绎着同样的悲剧。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待了太久,进入社会后,像老布一样,因为缺乏生存的能力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在经历挫折之后,就不堪重负而了断自己年轻的生命。不同的是,老布是因为太老而无能为力,而他们还没来得及领悟生命的价值就因为太脆弱而过早地埋葬了自己。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应对这样的压力,寻获属于心灵的自由呢?电影告诉我们的恰是如何进行这样的一场心灵救赎。

安迪本是一个年轻而有前途的银行家,可是一夜之间他被控告杀害妻子和情夫而锒铛入狱。事实上,安迪是被冤枉的,杀人凶手另有其人。可是,有时候生活中总会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安迪最终被判两个无期徒刑,进入了肖申克的高墙之内。这里等待他的除了严酷的管理体制,还有来自三姐妹的肉体折磨。遇上这样的事情,谁都会失去理智,然而安迪却例外。安迪从不抱怨生活的不公,只是默默地努力去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冷静、勇敢、顽强、从不放弃用智慧来进行反抗,这正是安迪的不同之处,也正是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缺乏的。面对困难,我们总是过于浮躁,急着去抱怨而不是去思考;总是过于怯懦,急着逃避而不是去面对。

当所有的人,包括瑞德认为安迪快被体制化压垮的时候,安迪在一个暴雨滂沱的夜晚爬过500码的充斥着恶臭的管道后寻获了属于他的自由。事实上,安迪始终是自由的,即使他被困在高墙垒起的监狱。正如他所说的:莫扎特的音乐在我的心里,谁也夺不走。是的,谁也夺不走我们坚定的信念和对自由的希望,心灵的自由能够带来生命的奇迹。6年,每周一封信,最终令50年不曾改变的图书馆开始有了改变。他改为每周写两封信,这样的坚持使得图书馆的规模不断扩大,最终成为新英格兰最棒的监狱图书馆。20年的时间,一把石锤,坚韧的毅力,最后缔造出一条瑞德认为要600年才能凿出的通往自由的道路。

而现实中,我们内心的希望往往被轻易地埋葬在那些平凡的挫折里。我们惧怕失败,也正是因为我们对梦想和希望的追求不够执着。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心灵才容易被束缚,甚至脆弱到不堪一击。因此,很多人才惧怕走出学校来到社会。倘若我们能像安迪那样,冷静下来,用理性来看待问题、用智慧来解决问题、用执着来战胜挫折,那些希望和梦想也就不会离我们而去。

当然,安迪的成功远不止因为这些。过人的才华使得他在监狱里也能绽放光芒,但这并不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老布在监狱享有对书籍的管理权;而瑞德则能够帮其他囚犯弄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但他们都有点沉醉于这一点权利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安迪在监狱的地位显然还要高的多,但他始终明白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由:正真的自由是在外面的世界。他能够真切地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始终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并不因暂时的成功而停滞不前。

这一点,对我们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中的许多人,因在学校里担任了某个职务而沾沾自喜,自视甚高。暂时的满足感阻碍了他们对生活的进一步思考和追求。到了社会中,这种潜在的骄傲情绪让他们屡屡受挫,压抑和失望随之占据心灵,也让他们离成功越来越远。事实上,我们生命的价值最终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理性地对待自己学校里表现,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从而更合理地看待自己。

安迪在监狱中成功地完成了自我救赎。入狱前,他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人。没有朋友,甚至,连自己深爱的妻子也背叛了他。而在狱中,他收获了瑞德的友情,同时也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沟通和交流。在分享中,他也试图让对自由和希望的渴望重新回到狱友们的心中,救赎他们的心灵。初春的早晨,狱友们能够像在修葺自家的屋顶一样,坐在暖暖的阳光下享受着安迪争取到的冰啤酒。这种久违的自由的感觉再一次回到了狱友们的心头,那么真切、那么美好。安迪私自在狱警的办公室播放《费加罗的婚礼》,再次给狱友们带来哪怕是一瞬间的自由的感觉。音乐里的激情刺激着狱友们原本干涸的心灵。而图书馆的落成,更让狱友们见证了希望是能够在不懈的坚持下带来成功的。自然,对自由的希望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幻想。无论何时,友谊都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是社会中的人,始终需要交流和沟通。珍贵的友谊是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也能帮助我们获得社会认同感,加强我们对生活的信心。而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正在向他人传递开来,自己的价值也能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尊严,并不是自己刻个字就能获得的,而是存在于大家对你的认同感中。

如何获得心灵的救赎,寻求属于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我想电影已向我们给出了十分完美的答案。社会和体制化其实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内心无法克制的恐惧和对生命价值的轻视,这也正是我们需要获得救赎的地方。电影却坚定地告诉我们: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靠自己的执着和智慧在挫折和压力下一点一点争取来的。观后感2000字》

电视剧亮剑观后感2000字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电视剧亮剑观后感2000字

电视剧《亮剑》在央视播出后,火爆荧屏,吸引了大批的电视观众,据央视的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亮剑》收视率最高时达到14点,创下了2005年央视电视据收视率的新记录,甚至还有人用二十小时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电视剧。同时《亮剑》这部电视剧也斩获了无数的电视类奖项。20xx年电视剧《亮剑》获得第26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20xx年电视剧《亮剑》获得第26届飞天奖优秀编剧:都梁,江奇涛;20xx年电视剧《亮剑》获得第26届飞天奖优秀男演员:李幼斌;20xx年电视剧《亮剑》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表演艺术奖男演员奖:李幼斌;20xx年电视剧《亮剑》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李幼斌;20xx年电视剧《亮剑》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

《亮剑》讲述的是八路军独立团的团长李云龙的传奇故事。李云龙是八路军独立团的团长,在他的独特指挥下,山崎大队全部消灭。李云龙又会同国军团长楚云飞闯进日军重兵把守的县城,守备部队全军覆灭,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晋西北因此名声大噪,李楚成为好友。抗战胜利,李楚又相逢在淮海战场,二人差点同归于尽,田雨献出血液挽救了李云龙的生命。在李云龙出院时田雨答应了李云龙的求婚。朝鲜战争爆发,李云龙向上级请战,没被批准,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他由带着抵触情绪到虚心学习,他的野战经验得到了理论的升华。

首先剧本的成功奠定了这部电视剧成功的基础,悲壮惨烈但不血腥的战争场面,鲜明的人物性格,李云龙,赵刚,楚云飞,魏和尚,秀芹、田雨等等,还有全剧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或悲壮或舒缓的音乐都带给人很强的感染力。让我们了导领域了导演的功力和演员过人的演技。

英雄从来都是影视剧的主角,无论是历史题材的、武侠的还是现代的警匪片,英雄无处不在。古往今来,随着朝代的更替,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英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包括近代的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等人无一不是响当当的英雄人物;金庸先生笔下的陈家洛、杨过、郭靖、乔峰、令狐冲等等武侠剧里的英雄人物也曾被人们所欣赏和痴迷;伏明霞、江姐等等女英雄形象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英雄们无不一腔正义,大义凛然,是人们追随的精神的偶像。但是《亮剑》中的李云龙似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为人桀骜不驯,指挥若定,心理素质稳定,枪法准刀法狠,对政治理论从不感兴趣,大智大勇,不拘小节,粗中有细,有仇必报,从不吃亏,爱喝酒,讲粗话,也有不听军令的时候,使他的上司对他又爱又恨。这样一个“泥腿子”出身的英雄和我们印象中的英雄大相径庭,但是观众依然没有因为他的满口粗话,做事不循规蹈矩而排斥他,却出乎意料的钟爱他。

在《亮剑》中和李云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两个人物,一位是独立团的政委赵刚,这是一位非常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想象,说他典型,是因为他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知识渊博,为人沉着冷静,顾全大局,浑身充满了理想,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当冯楠问他为什么愿意放弃成为一个渊博的学者,而成为一个杀戮无数的将军的时候,他说是为了“尊严和自由”;他刚到独立团的时候和李云龙之间并不能够友好的交流,一个是粗人,一个是白面书生,场面可想而知,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彼此都改变了对对方的看法,到最后成为了可以为对方挡子弹的生死兄弟,让我们感受到了发自肺腑的兄弟情谊。另外一位是国民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他是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严格的军事训练,本身也有着很强的军事指挥能力,他和李云龙同是英雄,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互相欣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只可惜到了内战的时候也不得不战场上相见,但是两个人却都不恨对方,因为他们明白只是信仰不同而已,并没有对错。

赵刚是经过中华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许多的闪光点,沉稳,顾全大局。但相比较而言,李云龙这个人物形像更有特点,或者说特点更加的突出,在赵刚和楚云飞身上都多了一份中庸的气质。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有非常的地位,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上多了一些条条框框,少了像李云龙这样的桀骜不驯,但是这是一个讲求个性张扬和自我的时代,而李云龙这样一个另类的英雄可以说是刚好迎合了观众的心里。使得观众对于李云龙的鲁莽和冲动都给了最大的包容心。

李云龙的人生信条就是“逢敌必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这里的亮剑精神可以说是这部电视剧的魂之所在。开始时,李云龙所理解的亮剑精神就是像古代的侠客尽管遇到了一个比自己剑术好的人,明知必死无疑,但依然要敢于亮剑。到结局的时候,他的亮剑精神得到了升华,“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性格和气质是这只不对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这就是我们的军魂……亮剑精神就是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这段话里,李云龙重新诠释了他的亮剑精神和战斗精神,让观众也自觉的和不自觉的热血沸腾。尽管李云龙这个英雄形象十分另类,也迎合了观众那种日夜凸显的自我意识,但是就我各人而言,我觉得李云龙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他的亮剑精神。

中国古代,有一种十分盛行的“隐士”文化,知识分子饱读诗书,但适逢乱世,他们为社会制度黯然神伤,悲天悯人,同情百姓,但就是少了一点牺牲和亮剑精神。从来不争取,鲁迅先生反思国人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话确实是事实,我们就是少了亮剑精神;古往今来,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很多知识分子饱读诗书,但是很可悲的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却数不出几个。像谭嗣同这样为革命呐喊和流血牺牲的人确实很少。灿烂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多少像孔乙己这样的人,这难道不可悲吗。就算是在今天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人们在职场里,在仕途上也没有想说就说的时候,该你的依然没有争取的情况,我们依然缺少了那一份亮剑精神,于是李云龙成为了人们心底里感情释放点。

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的情感完全被李云龙感染,当妻子芹被山本一木抓走以后,他没有得到上级大安排就要去攻打平安县城,他身边所有的人都告诉他说,要把这事说成是是解放平安县城,但是李云龙大喝一声:“老婆被人抓走了,连个屁都不放,还是爷们吗,就是为了这个理由”,我们会被他的豪气和真诚所感动。

当他的兄弟魏和尚被土匪杀了之后,尽管知道这批土匪已经被被八路军编制了,马上要上战场参加抗日战争,但是,李云龙有仇必报的性格使他不顾一切端了土匪的窝。

在这部电视剧中还有一个我十分推崇的人物就是李云龙的前妻秀芹,李云龙的独立团住在赵家裕,秀芹是赵家裕的一个农家姑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由于工作的关系,她和李云龙在慢慢的接触当中就爱上了李云龙,这是一个十分简单和直爽的姑娘,他大胆的向李云龙表白,但是战争年代,明天尚不知生死,李云龙于是有所顾忌,最终在赵刚的安排下才得以成婚,只是在新婚之夜,鬼子夜袭独立团,抓走了秀芹,独立团只剩下八个人逃出来,政委赵刚身受重伤,李云龙随后召集人攻打鬼子所在的县城平安。最后,山本一木走投无路,便用秀芹做要挟,要李云龙退兵。一瞬间,李云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妻子的命,一边是无数兄弟的命,但是此时的秀芹开口向李云龙喊道:“李云龙,你开炮啊,别让我看不起你”,就在那一瞬间,秀芹这个人物变得高大,这个农村姑娘的大义凛然和爱国主义情怀并不比李云龙矮小,也不比任何一个抗日英雄矮小。

剧情到这里已经达到了一个高潮,李云龙疯了般的喊“开炮”,镜头对准城楼,被瞬间炸毁,下一个镜头再切换到李云龙,只见,李云龙已经僵直,看到自己的战友向前冲和满天的呼喊声,唯独李云龙不动了,在加上十分悲壮的背景乐,这组镜头把爱国主义精神与儿女情长的交融与碰撞表现得得淋漓尽致。

一卷胶片,一个故事,一段回忆,只有那些动人的故事才能带给观众感动,才能带给人启示。

焦裕禄观后感1000字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焦裕禄观后感

四月十七日下午,村党支部组织全村党员观看电影《焦裕禄》,对于年近七十的我,看完这部片子,我的感想只有四个字:震撼和愧疚。

当我看到片头兰考万人为焦书记送葬,老百姓齐刷刷跪倒一片,再加上动情的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场的党员(当然也包括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因为我的心灵受到了撞击,受到了震撼。焦裕禄到兰考任书记才一年四个月,就受到兰考人民这样的拥戴,给予这样高的待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他到兰考都看到了什么?

他上任的当天就在火车站看到了大批的灾民背井离乡逃往外地;他看到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给黄河古道上的兰考人民带来的灾难和贫困;他看到县里的干部人心不稳、思想混乱、作风涣散、缺乏斗志,纷纷要求调走的场面;……他在兰考都干了些什么?

面对这些困难,他没有退缩,没有彷徨,不顾外界对他的非议,拖着病体,带着县里一些还有良知的干部,从解决群众如何度过灾荒入手,顶着风沙,冒着大雨,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改变兰考落后面貌奔走在乡间田里,而伴随他的是一辆驮着打了四十六个补丁的被子和有着三十五个补丁的褥子的自行车。

这样的干部他会犯形式主义的错误吗?他会高高在上成为一个官僚吗?他会不顾群众疾苦自己去享受吗?他会整天出入高档会馆和一帮富豪花天酒地尽享奢靡吗?焦裕禄同志他完全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当今党内“四风”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党和群众的关系,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党章“总纲”中关于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实现四项基本要求中的第三项早就提醒我们: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在群众路线教育中把焦裕禄做为实践群众路线的榜样和正能量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切合实际的。

人都是要死的。当我们的干部走到人生终点时,能受到像焦裕禄那样的待遇,即就是千分之一,那也就含笑九泉了。虽然重比不了泰山,起码不至于轻于鸿毛。

再就是对照焦裕禄回想起过去我非常愧疚。我六八年高中毕业抱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决心返乡当农民。一回家就被选为队长,也干了一些事情。把一个劳动日值只有四毛五分钱的穷队用了一年时间提高到九毛五分钱;重修了生产队的饲养室;联合南头三个队给旱地打了深水井;给集体买了拖拉机添了牲口等等。

然而我被困难吓倒了,没有顶住错误路线错误政策带来的压力,没有抵挡住城市优越生活对我的诱惑,三年后我还是离开了家乡到了工厂,当了一名改变家乡面貌的逃兵。尽管我在工厂入了党,但最终没有实现我改变家乡面貌的人生理想,这将成为我终生的遗憾。如今我已告老还乡,然而时过境迁,已经为家乡出不了什么力了。对照焦裕禄,我更是无地自容。谁要我是一个逃兵呢?

吴仁宝观后感2000字 学习活动心得体会推荐


看了这个视频,感觉很震撼,吴书记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思维还像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头发乌黑、谈话风趣幽默俨然不是一个八十多岁老人家的样子。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干劲十足雄心依旧?

回顾华西的历史,你真的不敢相信华西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50年前,集体资产1764元,欠债1.5万元,一台30马力的柴油机,就是1961年华西大队成立时的全部家底。而现在全村的总产值接近500亿元,与银川市不相上下。而且更令人称奇的是,全村的人都是百万富翁,这何止是个奇迹简直就是个奇迹,穷乡僻壤的华西一夜之间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我们惊叹华西的富足,更好奇它的缔造者,他们是怎么成功的连他们自己都会惊讶,华西的今天少不了华西人的艰苦奋斗,更少不了吴仁宝书记的领导,华西人都说,他就是领路人,谁也没想过,没有老书记华西会什么样。”不仅华西是个神话,吴书记更是牛,一口的方言,国家总书记江泽民给他当翻译,1973年第一次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原来没有他,周总理亲自点的名,要求给江苏增加一个名额,就点名吴仁宝。这恐怕全中国的村官除了他就没有了吧。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受人尊敬、令人称奇?

第一、他有信仰。他是一名共产党,他有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条,用他的话作通俗的解释就是,“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正是这样一种信仰激励他带领村民们艰苦奋斗,村民们说,“最苦最累的活都是老书记带头”当时,全村845亩土地被分隔成1300多块不规则的小田,667口人分散居住在12个小自然村落,泥路弯弯,40多条小河沟错乱交织,农业生产的劣势可见一斑。年仅30多岁的吴仁宝带领村民制定了一个华西村15年规划,平整土地、开挖沟渠,就是他们的不辞辛劳才造就了华西,但是这位华西的英雄却非常低调,一身的衣服和他的身价不服,吃的也不是山珍海味,住的和别的村民比起来很是寒酸,一张老式的木床,被褥都已陈旧,外间两个单人沙发看起来像是上世纪80年代的样式,扶手上的皮革已经被磨破,茶几上摆放着一部拨号电话机,裸露在外的墙皮几近脱落。吴仁宝住的房子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现今华西村仅有的几栋年代久远的“第三代别墅”,反观现在堕落的干部,好多都是共产党,看看他们都在干啥,住豪宅、开名车、包养情妇,欺压群众,他们把信仰丢什么地方去了?同样是共产党,甚至还受过比他高的教育,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我们在大学里很多都入了党,我觉得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谨记我们的信仰,千万不能腐化堕落,丧失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人格,特别是我们免费师范生,以后很多要从事教育事业,更应该有信仰,扎扎实实的扎根教育,教好我们的学生,实现我们的价值。

第二、他经常思考,不拘一格,开拓创新。20世纪70年代正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那时候开工厂可是走资本主义,吴书记说,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冒险搞工业?因为种田实在挣不到钱。当时全村人拼死拼活,农业总产值24万元,而只用20个人办的小五金厂,三年后就达到了24万元的产值。”所以就出现了“田里红旗飘飘、喇叭声声,检查的同志走了,村民们转身也进了工厂。”当时敢这样干的就吴书记了吧,当时国家方针出了问题,吴书记在那种压力下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真不容易,其实,我个人觉得什么是社会主义?标准真的不太确定,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吧?那大家怎么都还饿肚子呢。私有化后市场经济搞了那么多年,摆脱了饿肚子的困扰,但是贫富差距那么大,我们还是不开心,为什么呢?吴书记给出了解释,“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还有一个表现吴书记处事灵活的例子,他总是说,“我只是个村官,我们上面的领导最多,谁都能管。”报告会上,吴仁宝笑眯眯地讲道,“每个领导的要求不一样,明着顶领导不高兴,只有暗顶,如果领导说的不符合华西实际,就回答谢谢关心,领导一高兴就不会盯住不放了。”听众发出了会意的笑声。对吴仁宝来说,应对上级领导检查是他为华西筑起的一道安全屏障。当年,为了保密,小五金建在最不起眼的河边角落里,前面是正大光明的铁匠铺,三面被树木环绕,遇到领导视察,大门一关,打铁的打铁,下地的下地,领导一走,工人立刻回厂加班干活。最为极端的例子,吴仁彪的回忆是,上世纪60年代,管水利的干部要求沟渠里什么都不能种,管农业的干部要求沟渠里种粮食,管副业的干部要求全面发展经济作物,吴仁宝的对策是--把一条沟分三分,1/3不种,1/3种粮食,1/3种水葫芦,分别应对不同的领导视察。还有华西村的建筑都渗透着吴仁宝的政治智慧。他亲自设计了华西金塔,四四方方的主题建筑像西式楼房,每隔两层探出来的飞檐与塔顶的阁楼又透着中式元素。华西村农民公园里,传统江南建筑中密布着各种壁画和雕塑,展现的都是中国传统故事;而在世界公园里,美国的白宫、法国的凯旋门、悉尼歌剧院又惟妙惟肖,应有尽有。

第三、他有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只有走群众路线,为群众着想才可能得到群众的认可,群众才会听你的。只有以心换心才能做好工作,吴书记说,“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无锡市的村支书们在华西村办过一个礼拜的培训班,其间,有支部书记好奇地问吴仁宝:“你们的老百姓这么听话,我那里的老百姓怎么不听话?”群众不听话,是眼下很多干部的共同感受。干部做了错事不听话,情有可原,有时做的是对群众有益的事,群众也不听话,于是他们得出结论:中国老百姓素质太低。可是吴仁宝的回答是:“我是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不听群众的话。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我们作为老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不仅要很高的学识和德行,最重要的是要关心学生,要用心关心他们,才能换来学生们真心的回报。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对于基层干部更是要听取群众建议,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才会深得人心,才能够有所作为。

未来的路很长,我们应该谦虚谨慎,多学习多思考,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华西村的经验是可以学习和复制的,我们国家需要更多吴仁宝这样的人才,希望很多年以后更多的华西村出现在神州大地上。

看了电影《吴仁宝》,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影片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名字命名,带着我们走进华西村,走近吴仁宝。影片生动再现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带领华西人艰苦创业的不凡历程。正因为有了好的带头人吴仁宝老书记,华西从一穷二白的小华西,发展到今天成为“天下第一村”。如果说华西村是共同富裕的典范,那么吴仁宝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主人公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爱民情怀,深深打动了我。

吴仁宝,一个中国农村的风云人物,在他担任 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倾其毕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领华西人民战天斗地,开拓创新,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影片虽不催人泪下,也无感人至泣的情节,但给人的信心和力量却是无限的。一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带领一帮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却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每一个场面、每一次举措、每一句话语,无不闪耀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芒!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要说华西村的成功秘诀,如果要写成书恐怕要超几百万字,如果要拍成电视剧,恐怕要拍好几十集,就是上百集也不为多。(范文先生网)但,在吴仁宝眼里,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却仅仅用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实事求是、吃苦耐劳。

现在,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顾群众的反映和当地的实际,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力,动不动就建形象工程、业绩工程,这里搞汇报、那里谈经验,目的就一个要名要利。而吴仁宝要来了什么?他要来的是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他要来的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农村。作为一名党员,一个支部书记,我们真的该好好地向吴书记学习。

1、学习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华西村的工业发展,是从“捐粮食、买磨盘、背石块、盖磨坊”起步的。60年代的吴仁宝,他想的是如何节约生产力,搞农副业生产、搞多种经营。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厂。80年代,他想建学校、盖医院,让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没有这种超前的思维,没有这种共产党员模范带头的动力,没有这种想干事的气魄,是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生产销售总额要过500亿元目标的。难怪邻居红旗村的王书记说:“也不知道他脑子里哪来的那么多点了,今天要干这个事,明天要弄那个事,弄得我们跟着屁股后你追我赶的,拼了命都赶不上”。

2、学习他致富百姓、着眼未来的胸怀。当初的华西村,总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却被土堆和小河沟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块。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高田塘高田塘,半月不雨苗发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愣是想用15年的时间,开辟出800多亩的田地来。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那么一个信念: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家家米缸都是满满的,人人兜里都是鼓鼓的。他常说:“当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我们”。正是有了他这种致富百姓的想法和着眼未来的胸怀,全村的社员同志们都挥手高呼:“你们共产党员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

3、学习吴仁宝,还应该学习他运筹帷幄、创新发展的胆略;学习他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风范;学习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情操;学习他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是富的崇高境界??报告会上,已是85岁高龄的吴仁宝,有这样一句语录:“家有黄金万两,一日不过三餐,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评价:骂我不生气,夸讲不足喜,挫折不泄气,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我要为党为国争一口气。

这就是吴仁宝,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一个永远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这部电影,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但电影《吴仁宝》却像磁铁一样,从一开头起就紧紧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是什么会使我如此感动呢?这就是从这部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新时期江苏精神的生动诠释,是江苏大地上千千万万种精神中的强音,是我们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上的无价之宝。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电影《吴仁宝》从一开头起,就把人们带入了一种改天换地的创业氛围之中。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是以吴仁宝为代表的华西人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影片所着力刻化的内在精华。华西发展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探索的创业之路。在这条创业之路上,华西人不仅表示出吃苦耐劳、勇于牺牲的顽强意志,还体现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智慧和勇气,更显示出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的集体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创业不易,创新更难”。电影《吴仁宝》告诉我们,要改变命运,只靠一味的埋头苦干还不行,还必须要“干好眼前的,多想长远的”,只要有利于发展,碰到机遇就要抢,即使冒点风险也要上。吴仁宝从抢买磨盘、顶着压力开办五金加工厂、再到创办华西的一个个现代化企业,无不体现着这位华西当家人的精明与胆识。正是靠着这种敢冒风险、敢于担当的品格和智慧,才使得华西人在创业之路上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描绘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的社会主义新家园的壮丽景象。创新为华西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创新已成为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新一代江苏人的共同精神追求。

“有福民享,有难我当”电影《吴仁宝》最动情之处,在于吴仁宝那种始终不渝的、忘我的爱民情怀。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4个熬熬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吴仁宝毅然将自已最疼爱的儿子送到这位村民的家中??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始终身体力行地教育身边的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华西富了,要积极带动周边的村落发展。华西富了,要让大家知道华西是怎么富的,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华西致富后的快乐,要让天下都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

电影《吴仁宝》告诉了我们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更多。电影《吴仁宝》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宝贵精神财富。

焦裕禄观后感800字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今天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进一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

他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现在的人看来,焦裕禄所做的那些访贫问苦、慰问群众、勘探风沙、查看灾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副手,甚至于秘书代劳。但是,焦裕禄却总是轻车简从深入一线,那种“车”充其量就是破自行车,那种“从”无非是一两个顶多三五个必须随行的人员。他那种“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他那种吃苦在前的奉献精神。对于过去县领导心安理得享受着的特殊待遇,焦裕禄硬是带头给取消了。当女儿在向母亲埋怨自己的衣服破旧的时候,当孩子们欢天喜地要吃鱼的时候,当儿子一气之下扔掉手中的窝窝头的时候,我想焦裕禄的心肯定在滴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在这些私情面前,焦裕禄想到的却是如何维护党的形象。这是一种痛苦的抉择,也是一种崇高的抉择!

他那种敢于承担责任的负责精神。当上级来调查处理问题,别人又乐于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焦裕禄以坦白的襟怀和无畏的胆识,斩钉截铁地承认是自己做出了决定。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展现出的是他对党的忠心,是他坦荡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态。

焦裕禄心里想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因为他知道党的形象,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去维护。在他的事迹里,没有震耳欲聋的高谈阔论,没有故作高深的反复思考,他认准的只有一条: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当时那么拥戴他,人民群众现如今那么怀念他,就是因为“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的。

今天,通过观看电影,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要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学习接受教育,思想上要提高认识,重点着力解决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工作效率、工作事业心等问题。

字之差观后感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老师给我们观看了《烦躁》和《一字之差》这两部微电影,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字之差》。

《一字之差》主要讲述了一位外地打工者李先生到一家五金商店去打工,商店的陈老板欠了打工的李先生3000元工资,李先生去向陈老板讨他2个月的工资3000元钱,可是陈老板说过几天给他,并给李先生写了欠条。时间就像流水,转眼又过了几星期,这天,李先生又去向陈老板讨要工资,陈老板对他说:“我这里只有1000元,这几天我们的销售额越来越少,根本就没有多少利润。剩下的2000元我下次再给你。”说完,陈老板在上次写的那张欠条的下面写了“还二千元”。又过了十天左右,李先生又去向陈老板要剩下的工资。陈老板便从口袋里拿出1000元钱给李先生。李先生对他说,还差1000元工资呢?谁知,陈老板竟翻脸,气冲冲地对他说:“欠条上明明写的是‘还二千元’,我已经还了你二千元了,今给你1000元,正好是3000元嘛!”听了这句话,碎李先生跑出了门口,来到了桥边,看见桥头有一张大标语,写着“有矛盾纠纷,找人民调解”,于是,李先生去了昆山市纠纷调处社会矛盾服务中心。解说员告诉李先生:“虽然你有证据和证人,但是证人不承认,我们也帮不了你。”解说员又对陈老板说:“除了你们两个,还有其他人吗?”。陈老板说:“还有小郑,我这就打电话给他,过了一会,小郑过来了……解说员对小郑说:“如果你想清楚了请在上面签字。”小郑断断续续地说:“让我回去好好想想。”……最终,陈老板知道自己错了,他跑到解说员那里去,把1000元交给了解说员,让他交给李先生,并说出了原因。原来,李先生前几天不小心打了几块青花瓷,陈老板和小郑一起想出了这个方法来糊弄他。

这个微电影告诉我们:我们要诚实,不能像文中的陈老板一样。诚实不仅要求对人对事诚实,还要对自己·诚实,要认清自己,不能胆大妄为。

赵美伊

怀思佳

一字之差这部微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男员工和他的老板——陈老板还有陈老板的另一位员工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陈老板的员工因为自己家里有事,急需用到钱,可是他自己身上却没有钱,突然,他想起陈老板还欠他两千元工资没有付。就立刻来店里,向陈老板讨回自己的工资。可是陈老板却推辞说:‘那个,这两个月公司的生意不太好,你就再等等吧!只要公司的生意好,我一定会还你的,你就放心好了!’员工不信,陈老板只好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千元钱,还拿了一支笔和一张纸,写了一张欠条,上面写着‘xxx还xxx两千元,以此为证。老板接着说:“还剩2000元我过几天再还给你。”十天以后员工又向老板讨工资,老板给了他一千元,让员工把欠条给他改一下。又过了十几天,员工再次向老板讨钱时,老板却说钱已经还了,不相信的话就看欠条。他那出欠条给老板看,指着上面的字说:‘这上面明明说你还欠我一千元。”老板说:“这上面明明说还了你一千元。”老板又说:“你不想干就别干,大街上像你这样的人多得是!”员工听了很生气,愤怒的拿起欠条转身就走。

员工一直独自在大街上徘徊,有一天他走在大桥上的时候看到:‘化解矛盾就找人民。’他找到调解员,告诉调解员当时的情况,并把欠条给了他。他看了欠条以后,叫员工把老板叫过来,碰面以后,两人又开始大吵特吵,老板说自己有证人,调解员让他把证人叫过来,可当他们向调解员说明当时情况结束的时候,调解员对证人说:‘作伪证是犯法的。’那个证人就想老板说自己不想作伪证了。最后,因为陈老板证据不足,那个员工胜诉了。”

看了这部微电影,使我明白了我们做人应该要诚实,不能为一己私利,而伤害他人的个人安全,这么做是很不正确的选择,还有如果因此触犯了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就更不应该了!观后感》

影片焦裕禄观后感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光辉的形象学习的榜样

——影片《焦裕禄》观后感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2月26日上午,在教育局二楼会议室,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活动中,我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

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

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走了120多个大队。为治理兰考的三害,改变全县36万人民的贫困面貌,他带着重病坚持工作,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2岁的好干部焦裕禄于1964年5月14日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兰考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观看完电影后,我们进行了讨论,有人突然提起,被称为“县委书记好榜样”的焦裕禄的主要政绩是什么?同志们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他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盐碱,不屈不挠的向自然灾害作斗争;有的人说,是他牢记党的号召,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有的人说,是他能坚持原则,向错误的思想进行抵制和斗争;有的人说,是他严于律已,不搞特殊化,等。这都是事实。如果说他搞了多少大楼和市政建设,拓宽了多少条马路,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那都是没影的事。

那么,焦裕禄同志有没有“政绩工程”?是什么?我认为,焦裕禄同志不但有“政绩工程”,而且还十分的壮观和伟大,那就是: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等。这些“政绩工程”与现在所谓的“政绩工程”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价值上来讲,从捍卫和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上来说,要高大的多,有用的多,在人民群众中的反响要强烈地多。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不忘焦裕禄同志,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

什么才是真正的“政绩工程”?就是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以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已任,求真务实,取信于民,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公而忘私,先人后已,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好教材。作为一名党员,我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