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市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自2005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较大进展。2004—2005年,萌渚社区、阳华社区、春晓社区集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大楼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

活动范文 > 活动心得 > 导航 > 先进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体会

先进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体会

2022-04-12

【www.nns88.com - 机关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在我们有了一些新的体会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下来。活动心得可以反映自己一段时间的思想状况,究竟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活动心得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先进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体会”,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县城市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自2005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较大进展。2004—2005年,萌渚社区、阳华社区、春晓社区集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大楼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新社区办公大楼内设有功能齐全的健身房、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学习站、棋牌室、阅览室,开辟了低保服务大厅,室外建有绿化休闲广场、居务公开栏和便民休闲点等,成为了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晓社区先后被评为2003年省文明社区,2004年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省科普文明社区、省民主法制示范社区,市安全文明社区、市基层党的建设示范点、市“三增一创”党支部先进社区。萌渚社区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省文明社区、省和谐社区。阳华社区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省老年工作先进社区、2005年度市敬老模范先进社区等等。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几点做法

我县城市社区建房工作先后经过选址、征地、筹资、施工建设等四个阶段,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形成了县级领导挂帅,民政部门牵头,所在乡镇政府主抓,辖区单位配合,开发商支持,广大群众参与的良好管理格局。

一是选址用地视同公益。为了把社区建房的选址用地工作搞好,县委常委扩大会两次听取县城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汇报,进行专题研究,最后决定,社区用地视同党政机关团体建设用地,由县土地储备中心统一无偿划拨不低于3亩的建房用地,其中春晓社区占地12亩。

二是筹集资金稳步推进。资金筹集是社区建房工作的关键。县委、县政府为此下发了专门文件,要求采取“七个一部分”的筹资办法,即县政府解决一部分,驻社区单位赞助一部分,开发商无偿提供一部分,向上争取一部分,政策优惠减免一部分,工程队贡献一部分,各职能部门捐助一部分。两年多来,共筹集资金110万元(其中县财政拨付经费20万元,各职能单位捐助20万元,县庆项目争取资金20万元,开发商赞助10万元,各社区募捐资金40万元)。通过强化资金管理制度,严肃财务纪律,专款专用,严把“一支笔”审批关,有力地保证了四个社区建房资金的正常需求。

三是广泛组织献爱心。社区建房工程是“民心工程”,秉承“社区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理念,我们组织了多次献爱心活动。各社区建房工程老板以市场最低价承建,阳华社区开发商王羽诚先生,为支持阳华社区无办公条件的现实,在阳华社区新办公大楼建成之前,免费提供了两套80平方米的住房供社区办公,承建新办公楼后,从工程款中列减2万元捐赠给社区。

四是建筑选址独具一格。新落成的各社区办公大楼建筑风格上体现的是民族地域与西欧风情的完美结合。春晓社区办公大楼位于县城中心地带,地域宽阔,依山傍水,辖管县委四大家和各要害部门;萌渚社区和阳华社区的办公大楼位于开发区内,毗邻翠华公园,绿树掩影,繁华似景,是个花园式的居家之地;豸山社区位于老城区,居民密集,能多层次、多方位地为广大居民服务。四个社区办公大楼在规模和标识上相互统一。

二、几点体会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基础。

首先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认为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办公大楼为主的社区便件设施建设工程是事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工作自始至终被列为全县的一项重要工作,县委常委扩大会先后多次听取社区硬件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专题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了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是各级各部门识大体、顾大局,与县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民政部门始终把推动社区建设作为民政部门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加大了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第三是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精心组织捐赠现场达10余次,在春晓社区的一次捐赠过程中,县纪委带头捐款5000元,其他各辖区单位主要负责人纷纷举牌募捐,一次性募捐社区建房资金达6万余元,从而形成了“社区建房是好事,是实事,是在建设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的共识,营造了全社区重视、关心、支持、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浓厚氛围。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是关键

江华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能有所进步,关键是领导重视,县里在保持原社区建设工作领导班子不变的前提下,加强了领导力量,成立了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国土、规划、民政、沱江镇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社区主任为成员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各安排一名副职联系一个社区,专门协调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从文件制订出台到经费划拨落实,从土地征用到有关问题协调解决,无一不凝聚几大家领导的心血、汗水。县委副书记###在整个社区建设工作过程中,既当统帅,又当兵,曾多次亲自主持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社区建房的国土手续问题,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同志多次抽空组织召开协调会议,专题研究解决豸山社区的选址问题,分管民政副县长亲自带领民政部门积极向上申报县庆项目,争取社区建房扶持资金等等。

3、共驻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

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要靠哪一个部门来完成是不可能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共筑共建形成合力,形成了由县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人民群众参与的运作机制。一是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组织各部门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下发了《江华瑶族自治县城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要求各单位切实履行职责;二是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从筹建社区居委会起,我县共驻共建社区热潮就一浪高过一浪。2003年上半年,县电信局无偿为各社区安装了电话,房地产开发商为社区无偿提供两套8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一市开发商为社区捐赠了2000元现金,民营企业家蒋学德为社区捐赠5吨水泥、现金2000元。去年县委经济工作会后,新一轮共驻共建热潮不断高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社区捐款6万元,县民政为社区捐款8万元,县发展计划委为社区捐款4万元,江华一中为社区捐款2万元,县地税局为社区捐款1万元,民营企业家王羽成捐款2万元,两年来,各社区已收到捐款70多万元,水泥120余吨。

4、政策扶持,经费保障是保证。

在##这样一个人口少,底子薄的国家级扶贫县城,要建成高规格的社区办公大楼没有阻力那是笑话,然而开弓没有回头剑,县委、政府痛下决心,果断决策,为了扶持社区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一是出台了规范性的文件,在借鉴大中城市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县的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资金筹集的意见》、《关于社区居委会硬件设施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和研究解决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专题会议纪要,为社区建房提供政策保证。二是落实经费,多方筹资。县财政在面临50年大庆,经费十分吃紧的情况下,为社区办公建房挤出20万元建设资金。各社区干部在挂点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奔走,多方筹集40余万元,县委、县政府多次听取专题汇报,研究解决社区建房的缺口资金问题。全县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人,大到县级领导,小到低保对象,纷纷为社区建房慷慨解囊,有一份热,发一分光,有力地保证了社区建房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各职能单位为社区配备了相关的办公设施,如公安负责警务室的配备,劳动负担保障办公室的配备,民政负责老年活动中心和低保办公室的配备,组织部门负责远程教育办公室的配备等等。

我县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上级领导要求和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社区建设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虚心学习 各兄弟县区和发达地区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克服困难,加压奋进,开拓创新,使我县的社区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同时努力发挥社区平台作用,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小编推荐

先进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县城市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自2003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较大进展。2004—2005年,萌渚社区、阳华社区、春晓社区集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大楼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新社区办公大楼内设有功能齐全的健身房、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学习站、棋牌室、阅览室,开辟了低保服务大厅,室外建有绿化休闲广场、居务公开栏和便民休闲点等,成为了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晓社区先后被评为2003年省文明社区,2004年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省科普文明社区、省民主法制示范社区,市安全文明社区、市基层党的建设示范点、市“三增一创”党支部先进社区。萌渚社区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省文明社区、省和谐社区。阳华社区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省老年工作先进社区、2005年度市敬老模范先进社区等等。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几点做法

我县城市社区建房工作先后经过选址、征地、筹资、施工建设等四个阶段,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形成了县级领导挂帅,民政部门牵头,所在乡镇政府主抓,辖区单位配合,开发商支持,广大群众参与的良好管理格局。

一是选址用地视同公益。为了把社区建房的选址用地工作搞好,县委常委扩大会两次听取县城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汇报,进行专题研究,最后决定,社区用地视同党政机关团体建设用地,由县土地储备中心统一无偿划拨不低于3亩的建房用地,其中春晓社区占地12亩。

二是筹集资金稳步推进。资金筹集是社区建房工作的关键。县委、县政府为此下发了专门文件,要求采取“七个一部分”的筹资办法,即县政府解决一部分,驻社区单位赞助一部分,开发商无偿提供一部分,向上争取一部分,政策优惠减免一部分,工程队贡献一部分,各职能部门捐助一部分。两年多来,共筹集资金110万元(其中县财政拨付经费20万元,各职能单位捐助20万元,县庆项目争取资金20万元,开发商赞助10万元,各社区募捐资金40万元)。通过强化资金管理制度,严肃财务纪律,专款专用,严把“一支笔”审批关,有力地保证了四个社区建房资金的正常需求。

三是广泛组织献爱心。社区建房工程是“民心工程”,秉承“社区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理念,我们组织了多次献爱心活动。各社区建房工程老板以市场最低价承建,阳华社区开发商王羽诚先生,为支持阳华社区无办公条件的现实,在阳华社区新办公大楼建成之前,免费提供了两套80平方米的住房供社区办公,承建新办公楼后,从工程款中列减2万元捐赠给社区。

四是建筑选址独具一格。新落成的各社区办公大楼建筑风格上体现的是民族地域与西欧风情的完美结合。春晓社区办公大楼位于县城中心地带,地域宽阔,依山傍水,辖管县委四大家和各要害部门;萌渚社区和阳华社区的办公大楼位于开发区内,毗邻翠华公园,绿树掩影,繁华似景,是个花园式的居家之地;豸山社区位于老城区,居民密集,能多层次、多方位地为广大居民服务。四个社区办公大楼在规模和标识上相互统一。

二、几点体会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基础。

首先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认为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办公大楼为主的社区便件设施建设工程是事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工作自始至终被列为全县的一项重要工作,县委常委扩大会先后多次听取社区硬件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专题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了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是各级各部门识大体、顾大局,与县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民政部门始终把推动社区建设作为民政部门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加大了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第三是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精心组织捐赠现场达10余次,在春晓社区的一次捐赠过程中,县纪委带头捐款5000元,其他各辖区单位主要负责人纷纷举牌募捐,一次性募捐社区建房资金达6万余元,从而形成了“社区建房是好事,是实事,是在建设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的共识,营造了全社区重视、关心、支持、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浓厚氛围。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是关键

江华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能有所进步,关键是领导重视,县里在保持原社区建设工作领导班子不变的前提下,加强了领导力量,成立了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国土、规划、民政、沱江镇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社区主任为成员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各安排一名副职联系一个社区,专门协调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从文件制订出台到经费划拨落实,从土地征用到有关问题协调解决,无一不凝聚几大家领导的心血、汗水。县委副书记###在整个社区建设工作过程中,既当统帅,又当兵,曾多次亲自主持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社区建房的国土手续问题,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同志多次抽空组织召开协调会议,专题研究解决豸山社区的选址问题,分管民政副县长亲自带领民政部门积极向上申报县庆项目,争取社区建房扶持资金等等。

3、共驻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

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要靠哪一个部门来完成是不可能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共筑共建形成合力,形成了由县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人民群众参与的运作机制。一是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组织各部门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下发了《江华瑶族自治县城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要求各单位切实履行职责;二是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从筹建社区居委会起,我县共驻共建社区热潮就一浪高过一浪。2003年上半年,县电信局无偿为各社区安装了电话,房地产开发商为社区无偿提供两套8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一市开发商为社区捐赠了2000元现金,民营企业家蒋学德为社区捐赠5吨水泥、现金2000元。去年县委经济工作会后,新一轮共驻共建热潮不断高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社区捐款6万元,县民政为社区捐款8万元,县发展计划委为社区捐款4万元,江华一中为社区捐款2万元,县地税局为社区捐款1万元,民营企业家王羽成捐款2万元,两年来,各社区已收到捐款70多万元,水泥120余吨。

4、政策扶持,经费保障是保证。

在##这样一个人口少,底子薄的国家级扶贫县城,要建成高规格的社区办公大楼没有阻力那是笑话,然而开弓没有回头剑,县委、政府痛下决心,果断决策,为了扶持社区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一是出台了规范性的文件,在借鉴大中城市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县的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资金筹集的意见》、《关于社区居委会硬件设施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和研究解决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专题会议纪要,为社区建房提供政策保证。二是落实经费,多方筹资。县财政在面临50年大庆,经费十分吃紧的情况下,为社区办公建房挤出20万元建设资金。各社区干部在挂点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奔走,多方筹集40余万元,县委、县政府多次听取专题汇报,研究解决社区建房的缺口资金问题。全县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人,大到县级领导,小到低保对象,纷纷为社区建房慷慨解囊,有一份热,发一分光,有力地保证了社区建房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各职能单位为社区配备了相关的办公设施,如公安负责警务室的配备,劳动负担保障办公室的配备,民政负责老年活动中心和低保办公室的配备,组织部门负责远程教育办公室的配备等等。

我县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上级领导要求和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社区建设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虚心学习各兄弟县区和发达地区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克服困难,加压奋进,开拓创新,使我县的社区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同时努力发挥社区平台作用,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社区先进工作经验交流


周宿渡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位于白鹤街道西**,**天童路,西至**桥,南至**南路,北至**路,辖区总面积0.56平方公里,社区总户数1796户,户籍人口4338人,外来流动人口有3884人。整个社区由宋家巷小区、北电小区、时代华庭、林家、周宿渡路、**南路等组成。

我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存在着市场多,外来流动人口多,居民的文化素质低等诸多特点,给我们的社区建设与发展带来了诸多难题。然而,近年来我社区积极围绕街道的总体发展战略、迅速发展完善社区建设机制,不断强化社区功能,从社区党委书记、委员到社区工作者的公仆意识和自身素质不断增强。社区围绕"抓党建提素质、重帮扶促社区、强服务构和谐"活动载体,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顺利开展,以便民服务、为民实事为切入口,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区民主自治,拓展资源共享,积极抓好扶贫帮困献爱心工作;在社区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人心;在维护社区稳定上下功夫,做好帮教安置工作;努力创建一个文明进步、环境整洁、社会安定、生活便利、温馨和谐的新社区。

1、为了使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尽快重新找回自己的社会位置,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共建单位资源丰富的优势,主动出击,积极联系,深入到各个共建单位,了解各用人单位用工要求。运用"在合适的共建单位寻找适合失业人员的工作岗位","将合适的人员推荐到适合的单位工作"这样一个双向联动的运作机制,积极拓展就业岗位,几年来已将社区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分别安置在水产市场、蔬菜市场、水果市场和日月宾馆、海鸥宾馆等辖区共建单位。

2、针对社区流动人口众多,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困难的情况,20xx年7月社区成立了白鹤街道第一家社区家庭婚育指导点,社区以婚育指导点为纽带,强化人性化关怀,推动计生与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对外来人员开展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对社区的归属感,以真情打动人,以真爱感化人,以真理教育人。成立一年来为辖区及周边社区的育龄人员进行服务1200余人次。

3、认真做好弱势群体帮扶工作。坚持把帮扶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好落实,社区坚持每月一次深入居民家中,及时了解困难居民生活状况,让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到实处,让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身有所居、饥有饱食、病有医就、寒有衣穿,增强社会的诚信和友爱,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社区以此为基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全面推行温馨细腻的亲情式服务,开展"走千家、访万户"活动,深入到社区群众家中了解情况、征集意见建议,找准社区居民所思所想所盼。

经过多次走访,社区将居民群众反映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如下:

1、目前社区办公用房设施陈旧、社区居民的活动场所不足,影响社区建设和社区各项活动的开展。

2、社区居民对曙光路延伸段改造工程有看法、想法,红线图已公示多年,但不见有具体的行动,拆迁赔偿的政策、拆迁的具体时间应该让居民提早了解。

3、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市场、企业众多,流动人口多,给社区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与麻烦,存在无证设摊、油烟扰民、车棚出租、困难弱势群体较多、计划生育、安全生产、集体户口人员无人管理等各方面困难。

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好文)


县城市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自年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较大进展。—年,萌渚社区、阳华社区、春晓社区集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大楼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新社区办公大楼内设有功能齐全的健身房、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学习站、棋牌室、阅览室,开辟了低保服务大厅,室外建有绿化休闲广场、居务公开栏和便民休闲点等,成为了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晓社区先后被评为年省文明社区,年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省科普文明社区、省民主法制示范社区,市安全文明社区、市基层党的建设示范点、市“三增一创”党支部先进社区。萌渚社区先后被评为年度省文明社区、省和谐社区。阳华社区先后被评为年度省老年工作先进社区、年度市敬老模范先进社区等等。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几点做法

我县城市社区建房工作先后经过选址、征地、筹资、施工建设等四个阶段,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形成了县级领导挂帅,民政部门牵头,所在乡镇政府主抓,辖区单位配合,开发商支持,广大群众参与的良好管理格局。

一是选址用地视同公益。为了把社区建房的选址用地工作搞好,县委常委扩大会两次听取县城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汇报,进行专题研究,最后决定,社区用地视同党政机关团体建设用地,由县土地储备中心统一无偿划拨不低于亩的建房用地,其中春晓社区占地亩。

二是筹集资金稳步推进。资金筹集是社区建房工作的关键。县委、县政府为此下发了专门文件,要求采取“七个一部分”的筹资办法,即县政府解决一部分,驻社区单位赞助一部分,开发商无偿提供一部分,向上争取一部分,政策优惠减免一部分,工程队贡献一部分,各职能部门捐助一部分。两年多来,共筹集资金万元(其中县财政拨付经费万元,各职能单位捐助万元,县庆项目争取资金万元,开发商赞助万元,各社区募捐资金万元)。通过强化资金管理制度,严肃财务纪律,专款专用,严把“一支笔”审批关,有力地保证了四个社区建房资金的正常需求。

三是广泛组织献爱心。社区建房工程是“民心工程”,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秉承“社区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理念,我们组织了多次献爱心活动。各社区建房工程老板以市场最低价承建,阳华社区开发商王羽诚先生,为支持阳华社区无办公条件的现实,在阳华社区新办公大楼建成之前,免费提供了两套平方米的住房供社区办公,承建新办公楼后,从工程款中列减万元捐赠给社区。

四是建筑选址独具一格。新落成的各社区办公大楼建筑风格上体现的是民族地域与西欧风情的完美结合。春晓社区办公大楼位于县城中心地带,地域宽阔,依山傍水,辖管县委四大家和各要害部门;萌渚社区和阳华社区的办公大楼位于开发区内,毗邻翠华公园,绿树掩影,繁华似景,是个花园式的居家之地;豸山社区位于老城区,居民密集,能多层次、多方位地为广大居民服务。四个社区办公大楼在规模和标识上相互统一。

二、几点体会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基础。

首先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认为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办公大楼为主的社区便件设施建设工程是事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工作自始至终被列为全县的一项重要工作,县委常委扩大会先后多次听取社区硬件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专题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了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是各级各部门识大体、顾大局,与县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民政部门始终把推动社区建设作为民政部门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加大了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第三是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精心组织捐赠现场达余次,在春晓社区的一次捐赠过程中,县纪委带头捐款元,其他各辖区单位主要负责人纷纷举牌募捐,一次性募捐社区建房资金达万余元,从而形成了“社区建房是好事,是实事,是在建设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的共识,营造了全社区重视、关心、支持、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浓厚氛围。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是关键

江华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能有所进步,关键是领导重视,县里在保持原社区建设工作领导班子不变的前提下,加强了领导力量,成立了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国土、规划、民政、沱江镇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社区主任为成员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各安排一名副职联系一个社区,专门协调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从文件制订出台到经费划拨落实,从土地征用到有关问题协调解决,无一不凝聚几大家领导的心血、汗水。县委副书记###在整个社区建设工作过程中,既当统帅,又当兵,曾多次亲自主持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社区建房的国土手续问题,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同志多次抽空组织召开协调会议,专题研究解决豸山社区的选址问题,分管民政副县长亲自带领民政部门积极向上申报县庆项目,争取社区建房扶持资金等等。

共驻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

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要靠哪一个部门来完成是不可能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共筑共建形成合力,形成了由县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人民群众参与的运作机制。一是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组织各部门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下发了《江华瑶族自治县城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要求各单位切实履行职责;二是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从筹建社区居委会起,我县共驻共建社区热潮就一浪高过一浪。年上半年,县电信局无偿为各社区安装了电话,房地产开发商为社区无偿提供两套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一市开发商为社区捐赠了元现金,民营企业家蒋学德为社区捐赠吨水泥、现金元。去年县委经济工作会后,新一轮共驻共建热潮不断高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社区捐款万元,县民政为社区捐款万元,县发展计划委为社区捐款万元,江华一中为社区捐款万元,县地税局为社区捐款万元,民营企业家王羽成捐款万元,两年来,各社区已收到捐款多万元,水泥余吨。

政策扶持,经费保障是保证。

在这样一个人口少,底子薄的国家级扶贫县城,要建成高规格的社区办公大楼没有阻力那是笑话,然而开弓没有回头剑,县委、政府痛下决心,果断决策,为了扶持社区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一是出台了规范性的文件,在借鉴大中城市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县的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资金筹集的意见》、《关于社区居委会硬件设施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和研究解决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专题会议纪要,为社区建房提供政策保证。二是落实经费,多方筹资。县财政在面临年大庆,经费十分吃紧的情况下,为社区办公建房挤出万元建设资金。各社区干部在挂点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奔走,多方筹集余万元,县委、县政府多次听取专题汇报,研究解决社区建房的缺口资金问题。全县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人,大到县级领导,小到低保对象,纷纷为社区建房慷慨解囊,有一份热,发一分光,有力地保证了社区建房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各职能单位为社区配备了相关的办公设施,如公安负责警务室的配备,劳动负担保障办公室的配备,民政负责老年活动中心和低保办公室的配备,组织部门负责远程教育办公室的配备等等。

我县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上级领导要求和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社区建设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虚心学习各兄弟县区和发达地区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克服困难,加压奋进,开拓创新,使我县的社区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同时努力发挥社区平台作用,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街道效能建设经验交流


一是完善制度,提高工作效率。针对干部作风、工作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了《**街道20xx年考勤管理制度》、《机关工作责任制》等各项制度,并于机关干部签订了《机关效能责任状》,做到机关管理常抓不懈,效能建设人人有责,确保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学习,提高干部素质。结合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集中学习进行了重新安排,规定每周一、五为机关干部学习日,并制定了《20xx年学习计划》,对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安排,有目的的组织机关干部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

三是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制定了《信息调研工作实施意见》,实行班子成员包区、机关干部包村、包村干部驻点的工作方式,对辖区各村、居委会和企业进行帮扶,解决实际问题。规定班子成员每周至少1次以上深入所包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每季度要撰写一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做到科学决策,切实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四是倡导勤俭,创节约型机关。定期组织机关管理小组对水、电及办公耗材进行督查,做到人走关机、人去灯灭,实施耗材使用请示制度,实行办公用品统一采购,控制一般性支出,最大限度的避免铺张浪费现象。目前一季度办公费用较去年同期降低36%,取得了实际效果。

建设宜居城市经验交流【荐】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宜居城市

建设宜居城市,离不开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融入城市"的要求从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

一、用发展产业、管理城市的理念,设计规划农业。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有机结合,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产业布局进行全方位规划,使其融入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与环境建设、城镇建设、社会建设协调一致。

二、利用现代工业、科技的装备,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产,成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三、建立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体系,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提倡物质的多次重复和循环利用,形成循环经济。

四、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清洁、干净、绿色生态农业,建立人与自然、城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态环境。以生态农业进一步净化城市的水质、土壤和空气,使农业区域成为城市的花园和绿色生态屏障。

五、努力扩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比重,通过生物技术来大幅度替代或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