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一个活动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收获,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撰写活动心得体会是为了使大家更了解自己,一篇优秀的活动心得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教师外出观摩课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七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我作为一名进入岗位不久的一名新教师,听课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所以这...

活动范文 > 活动心得 > 导航 > 教师外出观摩课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七篇

教师外出观摩课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七篇

2022-07-01

参加观摩课心得体会。

经历一个活动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收获,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撰写活动心得体会是为了使大家更了解自己,一篇优秀的活动心得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教师外出观摩课心得体会模板汇总七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师外出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一)

我作为一名进入岗位不久的一名新教师,听课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所以这几次能够有听课的机会我都踊跃的参与了,在其中我也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也让我对这份教育事业工作有了一些别的理解和想法。所以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此次听课的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上能够运用上去。

这次听课,首先从个人的教学上来说,我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加强的地方,比如说平时的工作总结和计划。当老师讲课的时候,她那种收放自如,行云流水的感觉并不是容易模仿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在平时的了解中,老师是一个非常注重总结和计划的人,她小到进行课堂总结和计划,大到进行长期的规划,比如三年之内让学生们取得一个怎样的提升等等。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新教师应该学习的地方。

在这次听课当中,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去关注学生成绩的成长,也要去关注学生们平时生活里的表现,不仅要做他们的学习导师,也要做他们的人生导师。这样才不会违背一名教师最终的职责和愿望。所以通过这一点,我也会努力的在课堂上提升孩子们的德行能力,进一步的完善课堂的丰富度,也对孩子们进行一个更深的启蒙作用。

时间不等人,而我现在也真正的踏入了这份事业,这几次听课都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和各位老师相比较而言,我显得非常稚嫩,但这同时也代表着我有更大的一个发展空间。现在还只是一个成长阶段,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之后,能够抵达一个更高的层次。往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细节,更加注重方法的培养。这是我为自己新立下的目标,我会一步步的完善自己的独立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更加适合,也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学习。我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我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教师外出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二)

今天,区教研室在实验小学组织了初中英语新教材听评课活动。听了三位年轻老师的三节课,我受益匪浅。我从中体会到各位老师上课的独到之处,感受到她们上课的不同魅力和风格。回顾这几节课,整体而言,我认为有以下这几方面处理的相当到位:

一、教师们上课节奏清晰、明快,整个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尤其是__老师的课,整个课堂有张有弛,学生始终处在高度兴奋、高度思考运转的状态。

二、教师上课立足点高,目标把握明确,整堂课重在文本,然又不局限于文本,而是根据学习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开发和生成课堂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有效的扩展开去。学生有效的从“学英语”水到渠成的转变成“用英语”。教师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切实让学生“活”用英语,用“活”英语。

三、上课时,教师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每节课,教师的情感到位,激情饱满,在情感处理上,又不象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和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

四、课堂上,教师节奏控制得当,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没有松懈的机会。整节课教学内容充实,学生学习紧张、明快而且轻松、活泼。传感给每位听课教师的是这种感觉。学生不是被“逼”着学,被“牵引”着学,而是学生切实想学,想表达。

五、另外,从这几节课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很高,在教学中能真切感觉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互相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他们都是在用心教,用心与学生交流,所以学生积极性高,学习很有热情。

教师外出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三)

此次观摩的课程内容是科学领域和音乐领域教学活动,而在六大领域中我认为科学领域是最难组织和施教的,特别是公开示范课,在选材和施教中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太多,施教中的语言组织不当可能导致孩子们的口无遮拦泛泛而谈,对教师的教态、语速、语感、情绪要求特别高,对孩子的掌控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真的是大开眼界,让我见识了两位老师的业务能力、组织教学能力、驾驭课堂能力,更多的是看到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新的理念,包括他们的选材,教法及最后的评价都值得我们学习:

一、互动

感受最深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的是生生之间的互动,把互动的空间留给孩子,因为孩子们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更能为幼儿所接受。而教师在互动过程中贯穿于幼儿情感、认知以及兴趣能力的培养。

二、自由探索

教师能够深入挖掘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在自由的探索中变被动为主动,深入活动其中。真正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王梅老师的科学活动《空气阻力》中,教师放的很开,整个活动就是以孩子自己提问题、孩子自己想办法寻找答案的形式贯穿于其中,从导入活动的了解职业介绍所的意思到故事教学中的由浅入深的提问,再到最后的自己尝试做职业介绍所所长。教师都是让孩子自由的想象,自由的探索,而在此过程中,幼儿体验到的乐趣和获得的感受都是教师的教所不能替代的。

三、精彩的鼓励语

教师在鼓励孩子时,能够及时肯定,不用泛泛的鼓励语,教师要能够运用准确地语言把孩子的回答鼓励在点上,尽量不重复孩子的回答。从孩子的回答中找到亮点,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音乐活动《两只小鸭》中,臧老师的鼓励语就运用的非常到位,既鼓励了孩子,又起了小结的作用。

四、情感的发展

注重幼儿情感的发展,在小班音乐活动《两只小鸭》中,整个活动都是以两只小鸭为主线,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情感的教育渗透于整节活动,看似平淡的活动却蕴含着很深的寓意。

五、教师的教态

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不做作,发自内心地情感流露给人亲切感,很容易拉进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六、活动的组织

教师语言组织上精炼,在活动的环节设计上不拖沓,不花哨,环环紧扣。教师的提问适时,恰当。在活动的组织上,教师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这次的观摩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执教老师对课改理念的把握、教学材料的选择、活动中的教学机智、以及活动后的反思,都显示了她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好地专业化水平。由此我体会,必须在每日活动中认真对学习材料深入分析、只有不断实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灵活掌握教学机智与应答、以及活动后认真反思是促使自己专业化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课观摩听课心得体会

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观摩了XX学校几位教师的专业课,她们讲得十分出色,通过观摩这几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观摩这节课后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思。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准备充分

古语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几位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注重教学导入

为什么每位做课的老师都充分为她的课做准备,但却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这几位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课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各位老师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和。如任晓慧老师在讲到克隆技术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有关克隆人的图片,在视觉上给学生们震撼,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了基因技术造成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对学生们进行了思想。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4.教学过程结构精密,时间分配恰当。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多媒体设计也充分体现了专业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各位老师就充分表现了这点,不仅教师基本功十分扎实,语言清晰,语速适中,声音洪亮,而且无论从制作的还是上课的技巧来讲,构思非常得好,让学生在这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能够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年轻教师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教师。

通过这次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吸引学生?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教师外出观摩课心得体会(篇四)

本周三,我去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参加了课改观摩课活动,整整一天的行程虽然很劳累,但利用拼拼凑凑的时间,我一共听到了三节优秀的课,参加了一个研讨活动,收获了很多很多。

听到的第一节课的课题是高一数学的《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虽然活动已经过去了几天,但是对于那个课堂的印象还是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会永远记得那个活泼的班级,会永远记得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个例子变式得到许许多多的其他经典案例,会永远记得最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为整堂课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许之前我一直很迷惑,为什么自己很努力,自己的课堂总是不能够很吸引人,我想,我现在一定知晓了许多,一个老师,一定要是勤奋负责的,但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更需要去动脑筋,去思考,更需要去精心地设计课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每一个例子,学生会出现的每一种情况,都要进行细致入微的推敲和揣摩,这样,展现出来的才能是离完美更近一步的课堂,收到的教学效果也应当是最最佳的。从例题的安排来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老师和学生越来越需要的是鲜活形象生动的例子,而不是一些陈旧难懂繁杂的案例,同时,有了这些案例,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们进行教学,形成一些创新性的问题去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在例题中获得数学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一个值得老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第二节课是省常中陶老师上的《关于椭圆问题的研究》,很出彩的是她的上课内容,她将圆中的“蝴蝶定理”类比到了椭圆中的“蝴蝶定理”,对相交弦中点在椭圆中心,椭圆的短轴上,椭圆的长轴上分别进行了不同的讨论和拓展。之所以认为上课的内容很出彩,是因为我认为,这一个知识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很少有老师真正地实践过,果然,在下午研讨会的交流中我又得知,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陶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研究完成的,除了椭圆中的“蝴蝶定理”,陶老师的理论研究还有很多很多。突然我就觉得,一个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中学老师,虽然看起来离科研很远,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有自己的研究,也许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研究会显得很浅,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好的研究一个好的探索,我很佩服陶老师的勇气,敢于将这一块内容搬上课堂,并且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断地进行拓展。也许,这就是课改在未来对老师要求的一个新方向,老师们不应该是照本宣科,老师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研究,有自己的探索。大胆地去进行一些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尝试,这难道不是一个优秀中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吗?

最后的一节课是陈兆华老师上的《数列问题》,主要与学生一起探讨了由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个例题,相当地精彩,我对整堂课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起初拿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心里想,这样一个经典的命题,作为一堂高三的复习课,如何才能把它上出新意呢?随着课堂的进行,我发现,陈老师相当吸引人的一个地方是,他将数学思想深深地贯穿进了整个授课内容。也许很多老师都会觉得,高三的复习课就是习题堆积起来的课,为了讲题而讲题,但是陈老师没有这样做,他对每一个例子的把握都相当地准确,他将“方程”、“化归”的思想结合着“相加消去法”、“待定系数法”、“拆项法”和“不动点法”,融入进了整个课堂。题目永远是做不完的,但方法是可循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每一个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探究出具有新意的思考方式,不断地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他们才能真正地学会数学,学好数学。这样就算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他们处理起来也能游刃有余。

下午的研讨交流活动,我大致有以下几点感想:一是随着课改的进行,老师应该慢慢地回归课本,课本上许多引入新课的例子设计地都非常好,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使用地却不多,我想这应该是一种呼吁,呼吁更多的教师真真切切地参与到课改当中来,通过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来完善课改。二是作为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要更多地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要设计更多可操作的环节,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才是一个出色的课堂。最后一点很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生活知识的好习惯,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应用题中。有很多学生一直有这样的疑惑:学数学有什么用?我想,作为数学老师应该在这方面更好地完善引导工作,在课堂上更多地从生活案例入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的欣赏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真正的魅力。

以上便是我在课改观摩课活动结束后的一点小小心得,作为一个新教师,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很多,不断学习吧,还是那句话,踏踏实实地慢慢来,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个做得更好的自己。

教师外出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五)

20xx年9月24日—9月25日,我有幸参加20xx年滁州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在仅有的半天的观摩课学习中,我感受颇深,更是受益匪浅。下面我来谈谈本次观摩课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课堂导入设计新颖。

课堂教学的导言非常重要,巧妙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很快投入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在新课导入部分,三位参赛老师风格各异,具有不同的特色。如:来安的刘琴老师,在讲《难忘九一八》时,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老师设置问题:什么事件使东北人民流离失所?这样的导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课堂角色定位准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三位老师把教师角色定位的很准确,课堂语言也很精炼,始终微笑面对学生,引领着学生们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了让学生更加贴近历史史实,更好掌握历史知识,刘琴老师在讲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态度时,她给学生设置问题:如果你是蒋介石你会怎么做?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油然而生。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三、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显著。

三位教师对历史教材的内容分析和理解很透彻,制定教学目标也很明确,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来安的刘琴老师,在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功扎实,教学设计周密,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也较强,问题的设置到引导到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二位老师也都能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历史课堂学习任务。

总之,通过本次听课,我觉得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

一是认真钻研新课标,转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充满生气。

三是以这次上课的三位老师为榜样,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外出观摩课心得体会(篇六)

能够听三位数学学科优秀老师的课,我感到很荣幸。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认真做笔记,为期半天的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现在想谈谈自己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今天听了三节数学课,前两节是关于平均数问题,一共讲到了两种不同的求法:

第一种是移多补少,第二种是计算法,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是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求平均数。两位优秀老师的课让我很有感触,让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首先,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面,两位老师都做的很好。邀请同学们去观看动物王国的比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当小裁判来裁判输赢,刚开始的时候是在选手一样多的情况下去判输赢,这时候学生们知道了可以算出各队的总分来证实哪个队实力强。但是在各队选手人数不等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于是老师们逐渐引导学生们发现,在人数不等的时候可以算出每队的平均分来判别哪队实力强。其次,两位老师让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在探究平均数的问题上,两位老师给学生们提出了很多在生活中关于平均数的问题,让学生们对这个提问很感兴趣,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说一说问题中平均数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再次,在师生一起探究问题的时候,两位老师把更多的时间留个了学生,积极的引导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是多少,比如说在探究怎样求平均数的问题的时候,两位老师都讲到了两种不同的求法,一种是移多补少法,另外一种是算数法,但是老师们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在不同类型的题目中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且在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后,两位老师都会进行即时练习,能让学生们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既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又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最后,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很活跃。两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一直面带笑容,师生关系很融洽,学生们完全把老师们当做是他们学习的伙伴,课堂气氛很好,学生们都很积极的去展现自己,去回答问题,且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说两位老师的课让我感受颇深,同样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她们身上老师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只是觉得方老师在课堂练习中举例太多。

对于第三节课,让我也有很大收获,它是一节关于中位数的课。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影响了平均数,此时用平均数不能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中位数,因为它不受数据偏大或偏小的影响。进入新课前,老师给学生们展现出了一组表格,让学生们去判断她所提出的问题到底对不对,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探讨,学生们发现了事实的真相,理解到中位数的意义和作用,并且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发现去求出中位数,最后,老师通过补充问题的方式和学生们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之,三位老师的课都很精彩,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学习,吸收她们的优点,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肯定能带来收益。各位领导和专家们的话,也让我收益匪浅。WWw.nns88.cOm

教师外出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七)

十月十日至十月十三日,本人到绍兴市鲁迅中学观摩了“浙江省20xx年高中体育与体育课堂教学评比”。通过此次观摩开阔了眼界和思路,使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对自身今后上好每节课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本次教学评比的主题是:课改大背景下,运动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教授。通过主题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这次要观摩的重点就是:看这些教师运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目标技能的教授。

本次教学评比的目的是:通过展示和评比使体育课堂教学展示回归传统。自从提出新课程以来,试点地区的展示课形式变的花哨,一遇展示课必用到自制道具、背景音乐和多媒体,但对课堂本身的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目的和效果却不深入思考。所以大会希望通过本次研讨能使我省的体育课堂教学能回归传统,突出实用和实效性。

本次教学评比一共有13节课参加了展示和评比,内容包括了:田径(接力跑、耐力跑),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篮球(体前变向运球),健美操(韵律操、步伐),武术(剑术)。由13位全省各地市选拔的优秀教师进行展示。教学评比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由东道主鲁迅中学随堂抽取学生上课,课前有一个小时时间让学生和老师进行一定的沟通。

本次评比一共历时3天,5个单元,每个单元结束,大会组委会都会有评委对本单元的课和授课教师分别进行了评价。总结评委3天的评价如下:

教学观念:首先,此次展示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进行冲击。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从教案的文字角度不缺乏理念,但操作过程中对理念的理解比较缺乏,对新课程的理解有误差。

教学思想: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双主体”即“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双主体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矛盾,授课老师在这次展示中有所注意,教学的角色有所转变,教师不再一味盲目的灌输,学生也不再被动的接受学习,课堂中师生之间由教材作为中介,思想上有所交流。

教学目标:首先,在目标制定过程中由宏观转向具体,明确了课堂行为、条件和标准,但针对性不强。

其次,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与计划不符,围绕教学目标的教、学法不统一。

再次,缺乏教学行为实施后对目标的有效评价。目标是否达成要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定性。

教学形式:回归传统,比较接近常态化课堂教学。较好的体现了本次的主题。

教学方法和方式:首先,由重视教法到重视学法,由封闭走上开放,重视学生的变化和发展。其次,运动技术的教授以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式为主,向传统回归。

通过本次展示,评委们对授课教师做出了肯定评价,通过授课为所有与会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素材。评委们通过观看教师的展示更多的看到了教师们普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老师的整体设计教案、组织、课堂的驾御、语言、煽动力以及应变等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评委针对新课程教学向全体与会者提出的思考

1、传统教学方法与新课程的关系如何处理?

2、如何提高对运动技术重点、难点的把握?

3、在传统传授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如何开拓新的教学方式?

4、课型探索:选项教学后,单教材上课与传统课型模式的区别?

5、新授课与复习课如何区别评价,如何制定评价体系?

相关文章推荐

观摩课体会体会篇一


通过观摩初三物理《电功》优质课后,使我深切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他们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现将听课中的点滴体会写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教师很灵活的驾驭教材,合理的处理知识点。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较高,对教材、教材上的知识点的处理到位。教材上的明确知识点很隐藏,表现重点知识的文字很少,但所有的教师都充分挖掘教材,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在本节的探究电流做功影响因素的实验中,教师不约而同的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探究电功与电压的关系,另一组探究电功与电流的关系,节约了课堂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究。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在探究电流做功的影响因素实验中,展现电流做功的多少是通过观察在一段时间内,灯泡的亮度来进行的,即实验中,记录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得知电功的多少,我认为这样处理欠妥当,会给学生造成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电功的印象,不利于后面的教学。

教师在讲课中,巧妙的运用具有铺垫性的语言和知识,将前后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起新知识时很自然流畅。这也是我听课时收获很大的一面。本节课有些教师是以生活中用的电能表来引入新课,有些是从初三里的功引入的,前者是从生活里折射出物理知识,后者是从理论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知识,不管用那种方法,都很自如的引导学生去学习新的知识。印象深刻的是宾州的安东老师,采用的是前者的方式引入新课的,在处理完“做一个合格的电费收缴员”的小练习后,用一句很自然的话语:“可见,家里的用电量太大,要考虑节约用电了。要想到电流做功与那些因素有关?”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探求下一个知识。日照的崔维英老师利用一个小实验,表明了电流可以做功,做的功称为电功后,很自如的问学生:“观察我们的周围,有哪些设备利用了电功?”引导学生带着刚才学过的知识来观察事物,在学生的积极发言之后,教师用一句总结的话语:可见,生活中离不开电流做功。那么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教师又将学生带入下一个问题的探讨之中了。

二、课堂中教师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创设问题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在电功这节课中,有电能表这一知识版块,老师都是从询问学生:你知道你家中的电费是依据什么来收取的吗?入手来引出电能表的有关知识。日照的崔维英老师的新课导入是用一个生产中,人们利用通电的导线发热可以来任意切割泡沫这一小实验来进行的,这些生活里的小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在课堂中,教师都注重了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使课堂与社会融为一体。如:在学生掌握了电功的知识后,让学生分析或者观察生活中的用电器,是如何利用电来工作的?在学生了解了电能表的正确读数方法后,出示一个当地家庭的电能表的读数,并计算电费。课后,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生活中有无浪费电的现象,如果有,商讨出好的解决办法来。这些做法都让学生体会到学好物理的重要性,物理是有用的。

三、课堂中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电流做功的影响因素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怎样展现实验中电流做功的多少,选择实验器材,放手给学生设计实验电路,让学生思考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教师展示不完全的表格,让学生自主补充,分析实验数据和得出是验结论。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长了许多见识,但同时也通过看到他人的不足之处,来自我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学,认为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许多有待加强和提高之处。

一是作为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上新颖固然重要,但要讲求实效,不能只注重活动和新颖,而没有课堂内涵。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设置引导的问题时,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这样才能真正让师生活动水乳交融,课堂流畅。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不能因为焦急而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在引领学生解决物理概念和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

二是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汲取知识,(从网上、同事、杂志),还要多听、多看、多想,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业务素质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当中,都以优质课为目标,我想我们的学生、老师都会成长很快,我们的教学也会突飞猛进的。

【必备】教师观摩课心得体会通用版3篇


教师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一】

我作为一名进入岗位不久的一名新教师,听课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所以这几次能够有听课的机会我都踊跃的参与了,在其中我也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也让我对这份教育事业工作有了一些别的理解和想法。所以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此次听课的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上能够运用上去。

这次听课,首先从个人的教学上来说,我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加强的地方,比如说平时的工作总结和计划。当老师讲课的时候,她那种收放自如,行云流水的感觉并不是容易模仿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在平时的了解中,老师是一个非常注重总结和计划的人,她小到进行课堂总结和计划,大到进行长期的规划,比如三年之内让学生们取得一个怎样的提升等等。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新教师应该学习的地方。

在这次听课当中,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去关注学生成绩的成长,也要去关注学生们平时生活里的表现,不仅要做他们的学习导师,也要做他们的人生导师。这样才不会违背一名教师最终的职责和愿望。所以通过这一点,我也会努力的在课堂上提升孩子们的德行能力,进一步的完善课堂的丰富度,也对孩子们进行一个更深的启蒙作用。

时间不等人,而我现在也真正的踏入了这份事业,这几次听课都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和各位老师相比较而言,我显得非常稚嫩,但这同时也代表着我有更大的一个发展空间。现在还只是一个成长阶段,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之后,能够抵达一个更高的层次。往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细节,更加注重方法的培养。这是我为自己新立下的目标,我会一步步的完善自己的独立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更加适合,也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学习。我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我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教师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二】

本周三,我去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参加了课改观摩课活动,整整一天的行程虽然很劳累,但利用拼拼凑凑的时间,我一共听到了三节优秀的课,参加了一个研讨活动,收获了很多很多。

听到的第一节课的课题是高一数学的《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虽然活动已经过去了几天,但是对于那个课堂的印象还是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会永远记得那个活泼的班级,会永远记得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个例子变式得到许许多多的其他经典案例,会永远记得最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为整堂课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许之前我一直很迷惑,为什么自己很努力,自己的课堂总是不能够很吸引人,我想,我现在一定知晓了许多,一个老师,一定要是勤奋负责的,但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更需要去动脑筋,去思考,更需要去精心地设计课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每一个例子,学生会出现的每一种情况,都要进行细致入微的推敲和揣摩,这样,展现出来的才能是离完美更近一步的课堂,收到的教学效果也应当是最最佳的。从例题的安排来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老师和学生越来越需要的是鲜活形象生动的例子,而不是一些陈旧难懂繁杂的案例,同时,有了这些案例,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们进行教学,形成一些创新性的问题去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在例题中获得数学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一个值得老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第二节课是省常中陶老师上的《关于椭圆问题的研究》,很出彩的是她的上课内容,她将圆中的“蝴蝶定理”类比到了椭圆中的“蝴蝶定理”,对相交弦中点在椭圆中心,椭圆的短轴上,椭圆的长轴上分别进行了不同的讨论和拓展。之所以认为上课的内容很出彩,是因为我认为,这一个知识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很少有老师真正地实践过,果然,在下午研讨会的交流中我又得知,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陶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研究完成的,除了椭圆中的“蝴蝶定理”,陶老师的理论研究还有很多很多。突然我就觉得,一个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中学老师,虽然看起来离科研很远,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有自己的研究,也许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研究会显得很浅,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好的研究一个好的探索,我很佩服陶老师的勇气,敢于将这一块内容搬上课堂,并且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断地进行拓展。也许,这就是课改在未来对老师要求的一个新方向,老师们不应该是照本宣科,老师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研究,有自己的探索。大胆地去进行一些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尝试,这难道不是一个优秀中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吗?

最后的一节课是陈兆华老师上的《数列问题》,主要与学生一起探讨了由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个例题,相当地精彩,我对整堂课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起初拿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心里想,这样一个经典的命题,作为一堂高三的复习课,如何才能把它上出新意呢?随着课堂的进行,我发现,陈老师相当吸引人的一个地方是,他将数学思想深深地贯穿进了整个授课内容。也许很多老师都会觉得,高三的复习课就是习题堆积起来的课,为了讲题而讲题,但是陈老师没有这样做,他对每一个例子的把握都相当地准确,他将“方程”、“化归”的思想结合着“相加消去法”、“待定系数法”、“拆项法”和“不动点法”,融入进了整个课堂。题目永远是做不完的,但方法是可循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每一个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探究出具有新意的思考方式,不断地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他们才能真正地学会数学,学好数学。这样就算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他们处理起来也能游刃有余。

下午的研讨交流活动,我大致有以下几点感想:一是随着课改的进行,老师应该慢慢地回归课本,课本上许多引入新课的例子设计地都非常好,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使用地却不多,我想这应该是一种呼吁,呼吁更多的教师真真切切地参与到课改当中来,通过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来完善课改。二是作为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要更多地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要设计更多可操作的环节,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才是一个出色的课堂。最后一点很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生活知识的好习惯,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应用题中。有很多学生一直有这样的疑惑:学数学有什么用?我想,作为数学老师应该在这方面更好地完善引导工作,在课堂上更多地从生活案例入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的欣赏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真正的魅力。

以上便是我在课改观摩课活动结束后的一点小小心得,作为一个新教师,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很多,不断学习吧,还是那句话,踏踏实实地慢慢来,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个做得更好的自己。

教师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三】

20xx年9月24日—9月25日,我有幸参加20xx年滁州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在仅有的半天的观摩课学习中,我感受颇深,更是受益匪浅。下面我来谈谈本次观摩课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课堂导入设计新颖。

课堂教学的导言非常重要,巧妙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很快投入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在新课导入部分,三位参赛老师风格各异,具有不同的特色。如:来安的刘琴老师,在讲《难忘九一八》时,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老师设置问题:什么事件使东北人民流离失所?这样的导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课堂角色定位准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三位老师把教师角色定位的很准确,课堂语言也很精炼,始终微笑面对学生,引领着学生们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了让学生更加贴近历史史实,更好掌握历史知识,刘琴老师在讲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态度时,她给学生设置问题:如果你是蒋介石你会怎么做?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油然而生。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三、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显著。

三位教师对历史教材的内容分析和理解很透彻,制定教学目标也很明确,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来安的刘琴老师,在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功扎实,教学设计周密,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也较强,问题的设置到引导到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二位老师也都能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历史课堂学习任务。

总之,通过本次听课,我觉得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

一是认真钻研新课标,转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充满生气。

三是以这次上课的三位老师为榜样,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观摩课体会体会(篇一)


每当我们参加完一个活动,我们能将自己产生的一些收获写下来。汇报自己的活动心得体会能够让大家更了解你,那么有哪些优秀的活动心得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摩课体会体会(篇一)”,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上周六我校派了我们十名教师去山东———潍坊学习。我们怀着热情的心情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议,听取了李虹霞、韩兴娥、毕英春、王增艳、代吉娥、李海梅、于永正、尹宜梅八位名师的展示课,现场观摩了李振村校长报告的《全课程教育实验的语文走向》先进做法,还听取了陈耀方的报告《语文主题学习的10件事》,还有很多老师的精彩表演,让我感受颇深,我的心也热血澎湃。研讨会上,我认真听讲,认真作笔记,从而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使我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在我将本次学习研讨的心得体会作如下阐述,与大家一起分享,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是当前我们要狠抓的重点。

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学习,我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前我总做一个固步自封、不求上进的人,然而,通过学习以后,我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所谓学无止境,作为教师,应该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就像韩兴娥老师说的那样,要不断地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要与学生一起进步,其实,老师的进步是通过学生的进步来体现的,学生可以完全成就一个老师,可以帮助一个老师在专业成长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因此,不仅要学生进步,而且要伴随学生一起成长;

韩兴娥老师的课,平凡却最有实效。她的课是平常积累的一种展示,但是成就的仅仅只有韩老师自己。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韩老师的评论,印象最深的却是平凡扎实两个字。在她的课堂上,我感触最深得就是语文就是生活,尤其是韩老师将我们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最为日常所习,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这种文化底蕴,其妙处不仅仅在于多认字,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的沉淀。这种尝试有时候是胆量的问题,当然,也需要老师不断的积累、学习、反思、坚持,韩兴娥老师做到了平常老师所不能做的,所以她成功了。

其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备优良的师德修养,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因为只有热爱自己职业的老师,才会从心底里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不断地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学习方面,我们要成为学生的领路人,要用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去影响学生。

第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以一种锐意改革的精神去对待我们的教学,要把以前的陈旧观念通通去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把它们有机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执教,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借鉴他人的方法,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扩充知识结构的同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第四,要结合当前的形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如何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研讨会,我认识到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要热爱学生,要关心爱护后进生,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真正成为学生的学科带头人,要让学生尊敬我们,喜欢的我们,才会从心底里喜欢我们的课,在教学中,我们要肯定学生的成绩,不要随便动不动就批评学生,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把他们的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把他们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老师教学的工具,我们要考虑学生的思绪方式,站在学生的立场,帮助他们,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道克服困难;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它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帮助老师进步,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老师不能是旁观者,要与学生一起,成为忠实的参与者,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身边,与他们同甘共苦,成为他们学习的好朋友、好伙伴,这样,我们就能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无限的乐趣。

范文系列之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最新模板(6篇)


在我们从活动中受到启迪时,我们可以将自己产生的感悟写成一篇心得体会。活动心得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感悟总结,究竟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活动心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范文系列之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最新模板(6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一】

20xx年9月24日—9月25日,我有幸参加20xx年滁州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在仅有的半天的观摩课学习中,我感受颇深,更是受益匪浅。下面我来谈谈本次观摩课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课堂导入设计新颖。

课堂教学的导言非常重要,巧妙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很快投入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在新课导入部分,三位参赛老师风格各异,具有不同的特色。如:来安的刘琴老师,在讲《难忘九一八》时,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老师设置问题:什么事件使东北人民流离失所?这样的导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课堂角色定位准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三位老师把教师角色定位的很准确,课堂语言也很精炼,始终微笑面对学生,引领着学生们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了让学生更加贴近历史史实,更好掌握历史知识,刘琴老师在讲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态度时,她给学生设置问题:如果你是蒋介石你会怎么做?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油然而生。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三、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显著。

三位教师对历史教材的内容分析和理解很透彻,制定教学目标也很明确,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来安的刘琴老师,在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功扎实,教学设计周密,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也较强,问题的设置到引导到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二位老师也都能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历史课堂学习任务。

总之,通过本次听课,我觉得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

一是认真钻研新课标,转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充满生气。

三是以这次上课的三位老师为榜样,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二】

低年级生字词的教学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本节课中,曾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这些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也使学生轻轻松松地获得了新知。

曾老师也注重培养学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如对“乌”、“鸦”这两个字的识记,曾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乌鸦是一只鸟,所以“鸦”字是鸟字旁;“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这样学生就感觉非常有趣,记起来也就容易了。还有另一组形近字“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曾老师引导学生,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喝水”要用嘴巴(即“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这样学生记起来十分方便,且不太会搞错。

曾老师善于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采用了读读、想想、说说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可以说这些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到处”一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老师引导学生看图合理想象:乌鸦可能会飞过哪些地方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体会到了乌鸦找水的辛劳以及找不到水的焦急心情。之后,又指导学生用“到处”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对这个词语达到真正理解并掌握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这堂课,吴老师带着孩子们着重研读了课文的第一节。第一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但也是情节曲折。乌鸦经历了找水,看见水,却又喝不到水这个过程。随着事情的变化,乌鸦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静的。吴老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逐句品读感悟,体会乌鸦心情的变化。读文中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

《姥姥的剪纸》是一篇新课文,像这样的新教材,真的不好把握,不过,今天林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下面就来说说我对这堂课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这堂课的价值所在,是林老师以一颗平淡之心,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达成渗透于各个环节中,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思一边想像,促进学生感悟课文。本堂课极其生动,扎实的教学和对学生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的引领,既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本真,也是语文教学的诗性光辉。在具体的教学展开过程中,老师敏锐地捕捉了好几处课文中的"文化细节":神,无所不能,熟能生巧……特别是在"耍赖""挑剔""刁难""调皮蛋"这些词语上的敲打,让我们每一个人跟随着作者读出了童年的"心梦之境"。

讲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在了解姥姥的剪纸的段落里,老师通过让学生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无可挑剔"等语句,坚持以读为主,恰当安排好"读,讲,练",增加学生的积累,逐步将文中的好词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引导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深刻含义,老师先让学生读第六自然段,理解"姥姥的手指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知道姥姥的手指就是剪刀,两者已合二为一了,再叫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话,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明白,而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还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纸那样,因为不断地练习,反复地实践,达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进一步体会姥姥的话中寓意!

我想这正是我们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综观整堂课上得既充满语文味,又富有情趣。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三】

6月6日上午,我校举行了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几位外出学习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开阔了眼界,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

一、课内阅读课与课外阅读资料的有机结合,让语文学习更立体、更生活化。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而课外却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教学更重要。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白爱芳老师的《海的女儿》和吕敏霞老师的《读书交流会》教会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学习方法,,如白老师的读书方法提示:读懂内容,品评人物,理解道理,记忆故事;吕老师的阅读方法提示:关注目录,阅读封面、封底,及怎样感受人物进而了解全书,孩子们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会了方法。

二、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涌动,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语文教学让学生领略到了祖国文化的绚丽与中文的无限魅力,并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语言的无穷乐趣。课堂充满着平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鲜活的生命在欢唱,在愉悦。在赵柳峰的课中,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为主,读得好,读得巧,并能将课文与课外资料相结合,给我们展现了一节优美的单元情读课,表现出一位优秀教师在改革中的勇气与智慧。柴敏霞老师的朴实、扎实,又实用性很强,在她的课堂中,一篇深奥的《孔子游春》变成了古诗文诵读与交流课。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开拓眼界,积极探索,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篇四】

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省级优质课的观摩活动,一天半的安排很充实,并且在回程的路上大家还是在讨论心得,意犹未尽。由此可见,这次的活动还是让我受益匪浅的。

每一次参加观摩活动,我都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前往的,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在这次活动中,十位做课老师很好的展示了自己个性与特点,综合起来,我主要学习一下几点:

第一,注重词汇的发音教学是大势所趋。在这次观摩课中,几乎每堂课都有新生的词汇教学,并且都用了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有的放矢的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认读记忆单词的方法教授给学生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其中以徐丽芳等老师为代表的利用字母组合发音的技巧让我印象深刻。在日常工作中,我也经常采取此法,但讲的多,练的少。从这些老师的课中,我又学到了怎样让学生练习。只有每堂课都注重渗透,才能让学生变为自己的知识。

第二,巧妙的穿插游戏教学,时刻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我自己的课堂上,我也会使用一些方便的游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学生的注意力仍然会在最后十分钟特别分散,如何能够时刻牵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我最近一直研究的一个问题。在这次活动中,任萌萌老师的课给我很大的震撼!任老师的课程中巧妙的穿插了各种游戏,学生更是从开头一直认真到最后,效果特别的好。我就想,同样是活动,为什么学生的反应会有不同呢?这原因一定出现在游戏的组织实施者教师身上。合理的运用tpr活动,让学生手,脑,嘴乃至身体一起动起来,这样就不由得让学生不注意听讲了。任老师在一上课就先用手指操来拉近和学生的关系,及时的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法让我感触良深。

第三,正视多媒体在课堂的作用,以免画蛇添足。经济的发展,很多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在我们学校,每个班都安装了多媒体。自从有了这样先进的设施,我的确感觉备课的负担小了。因为学校购买的有相配套的教学课件,我们不需要想破脑子去设计情境了,因为利用投影,学生可以很容易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尤其无论大小公开课,课件也成了课堂的一大亮点之一。曾经,我为了能够利用课件在校公开课上占取优势,于是请教了会制作flash的同学专门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制作了一个情境,但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费了这么多时间做出的东西在课堂中的作用并不大。在这次活动中,张红霞老师在做课时没有使用课件,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教学技能,仍然使整个情境呈现于课堂,并且丰富了板书。专家评讲的对,课件应当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却不该画蛇添足。

当然,既然是观摩,我也会带着挑剔的眼睛去审视每一节课,我也了以下几个问题希望可以有机会和老师们讨论。

第一,阅读课的目的。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阅读课分为精读和泛读,其目的是不同的。但是在小学英语的高年级课堂教学中,也适当的出现了阅读内容。究竟应该如何把握教授英语阅读课的度呢?这次观摩活动有两位老师大胆的拿出精心准备的阅读课和大家探讨。一位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及教授阅读方法,而另一位老师则是用教授let’stalk的方法教授阅读。在专家与观众互动的环节,大家意见很是不同,那我们到底应该把阅读课定位在什么方向上,我还是有点迷茫。

第二,如何掌握学生回馈的信息。在这十堂课中,这个问题非常突出,但我个人认为,任萌萌老师处理的是最好的。她在做每个游戏活动前告诉孩子们相应的指令及规则,一旦发现孩子们没有及时给她回馈,她就会一直操练,直到学生掌握,然后再进行游戏活动,这样,很明显,不仅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真正学到了知识。而更多的老师是怎样的呢?当把指令或任务下达给学生的时候,会问一句“clear”,也许是由于师生间没有长时间合作的默契吧,很明显很多学生并不明白老师的指令,于是老师会下意识的再问一句“yes”,当学生听到这句话时,好像是受了哪种提醒,也异口同声的回答“yes.”。在接下来的操练中可想而知,结果并不如教师备课时预期的那样好。我在想,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学生的那句“yes”究竟是针对什么而做出的回答呢?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更多是被老师的那句“yes”而误导,他们并不是针对“clear”而做出的回答。所以,如何掌握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以及如何更好的修正规范课堂用语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总的来说,有争议也是一种进步。每一次的观摩都让我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其实,观摩活动就像一面大大的镜子,有时会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照射出来,无限放大,能让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样的活动,真是双赢!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五】

在临江市小学语文教研室的精心安排下,我与20xx年10月20日在临江市建国小学聆听了三位优秀语文教师所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分别是解放小学杨秋玲老师的《走进童话》、外校赵金华老师的《走进西游记》和建国于静老师的《走进三国》。这三节课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崭新地位—课外阅读赋予了语文新的生机和活力。三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在学习教科书和开展课外阅读这两项相辅相呈的活动中爱上文字,爱上语文,爱上表达。由此可见,一位教师如果只能教会孩子写几个字,读懂几篇课文,或许已经算不上履行全部职责。一个乐于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感悟的老师或许更容易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尊敬,教学相长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践。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赵金华老师所授的《走进西游记》。电视剧版的《西游记》很熟,但原著不熟。我承认自己是个不太爱看古文书籍的人,觉得读来很累人。所以,最初看到这节课的主题时心头一紧:六年级的孩子能坚持读完并且能读懂?选择经典原著来交流,教师的教学自信在哪里?但是这节课赵老师上得不累,听课老师听得也不累?一个一个的问题接踵而来……事实证明,我的担心纯属多余!孩子们不但读了,而且还在老师的引导下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娓娓道来,整节课上得行云流水,一眨眼的功夫整节课就完美的收尾了,惹得我左右两旁的同仁们一阵惊叹!

《西游记》里面人物多、故事多、内涵又丰富,到底该交流什么呢?面对这类型的作品,赵老师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即尽量选取一个点或一个面来交流,以此达到对其他点面的发散和迁移。赵老师的这节课以唐僧四人对白骨精的看法为主线,外加名家点评为辅线的方法带领的孩子们领略了原著的魅力,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但认识了唐僧四人和白骨精的形象,习得了阅读古文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对这类经典原著的兴趣。在今后的阅读中,他们能耐着性子读完这本著作,运用今天习得的方法全面分析其他人物形象,甚至能积极主动地翻阅其他经典原著。

总之,我想上好阅读交流课之所以困难,就在于这类课本身没有既定的目标和方向,需要教师自己去琢磨作品,挖掘内涵,一定程度上还会带上教师的个人色彩。一本书读完了,交流什么,采用何种方式交流,通过交流想让使学生得到怎样的提升,搞清这几个问题是上好一节交流课的核心。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篇六】

今天上午在长安二中听了三节班会观摩课,感受颇深。总体感觉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参与面较广,以学生为主持,以活动为载体,整个课堂都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开头创设情景有激情,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紧凑,主题突出,中心明确,选材典型,富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选材典型,构思巧妙。

初中王欣老师的主题是《感恩亲情与爱同行》。现在家庭的孩子少,独生子女也占相当一部分,小孩从小娇生惯养,在家中是父母、爷爷、奶奶的心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普遍存在从小只知享受,习惯于别人为我做事,而不知孝敬父母,不懂得回报别人和感恩。所以,主题队会选择这样一个主题,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有针对性,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长安一小张晓健老师的“梦想是帆迎风启航”,是一节以小学毕业班励志教育的班会。

长安二中尤默老师的“中学生与手机”,从内容来看,他所探讨的问题是我们大家比较敏感而又熟悉的问题,中学生应该不应该使用手机。他利用了学生辩论的方式,是学生对使用手机的利和弊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阐述得清清楚楚,最后教师做总结的时候指出,是不是用手机。如何使用手机要学生自己思考决定。同学们一致反应很好。事实上参加听课的老师也是受益匪浅。

二、引经据典,熏陶思想。

《感恩亲情与爱同行》,以歌曲“感恩的心”开始,通过是否给父母过过生日,与父母的愉快的一件事,与父母不愉快的一件事等,过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德三春辉”,;通过小组讨论“怎样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诗朗诵《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谁知道父母的生日,以及是否给父母买过生日礼物?---;以实际行动以决心来感恩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感染,懂得“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快乐的道理,以宽大的胸怀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任何人任何事都能促进自己的成长,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三、自主实践,展示才华。

准备一节班队会课,围绕主题要搜集许多的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要翻阅大量相关书籍,还要归纳,概括,提炼成自己需要的内容,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是丰富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的过程,又是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的一种手段。

一堂课由学生主持会议,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通过诗朗诵、小组讨论、体验活动,制作卡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胆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演讲和口语交际能力,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提高各种表演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思想内容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无一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

班会课要能够真正为学生服务,要能真正上到孩子们的心里,要能让孩子们在班会课中成长。

心得分享: 教师观摩课心得感悟


在我们从活动中受到启迪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下来。活动心得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感悟总结,一篇优秀的活动心得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分享: 教师观摩课心得感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此次观摩的课程内容是科学领域和音乐领域教学活动,而在六大领域中我认为科学领域是最难组织和施教的,特别是公开示范课,在选材和施教中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太多,施教中的语言组织不当可能导致孩子们的口无遮拦泛泛而谈,对教师的教态、语速、语感、情绪要求特别高,对孩子的掌控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真的是大开眼界,让我见识了两位老师的业务能力、组织教学能力、驾驭课堂能力,更多的是看到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新的理念,包括他们的选材,教法及最后的评价都值得我们学习:

一、互动

感受最深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的是生生之间的互动,把互动的空间留给孩子,因为孩子们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更能为幼儿所接受。而教师在互动过程中贯穿于幼儿情感、认知以及兴趣能力的培养。

二、自由探索

教师能够深入挖掘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在自由的探索中变被动为主动,深入活动其中。真正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王梅老师的科学活动《空气阻力》中,教师放的很开,整个活动就是以孩子自己提问题、孩子自己想办法寻找答案的形式贯穿于其中,从导入活动的了解职业介绍所的意思到故事教学中的由浅入深的提问,再到最后的自己尝试做职业介绍所所长。教师都是让孩子自由的想象,自由的探索,而在此过程中,幼儿体验到的乐趣和获得的感受都是教师的教所不能替代的。

三、精彩的鼓励语

教师在鼓励孩子时,能够及时肯定,不用泛泛的鼓励语,教师要能够运用准确地语言把孩子的回答鼓励在点上,尽量不重复孩子的回答。从孩子的回答中找到亮点,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音乐活动《两只小鸭》中,臧老师的鼓励语就运用的非常到位,既鼓励了孩子,又起了小结的作用。

四、情感的发展

注重幼儿情感的发展,在小班音乐活动《两只小鸭》中,整个活动都是以两只小鸭为主线,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情感的教育渗透于整节活动,看似平淡的活动却蕴含着很深的寓意。

五、教师的教态

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不做作,发自内心地情感流露给人亲切感,很容易拉进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六、活动的组织

教师语言组织上精炼,在活动的环节设计上不拖沓,不花哨,环环紧扣。教师的提问适时,恰当。在活动的组织上,教师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这次的观摩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执教老师对课改理念的把握、教学材料的选择、活动中的教学机智、以及活动后的反思,都显示了她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好地专业化水平。由此我体会,必须在每日活动中认真对学习材料深入分析、只有不断实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灵活掌握教学机智与应答、以及活动后认真反思是促使自己专业化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课观摩听课心得体会

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观摩了XX学校几位教师的专业课,她们讲得十分出色,通过观摩这几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观摩这节课后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思。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准备充分

古语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几位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注重教学导入

为什么每位做课的老师都充分为她的课做准备,但却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这几位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课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各位老师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和。如任晓慧老师在讲到克隆技术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有关克隆人的图片,在视觉上给学生们震撼,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了基因技术造成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对学生们进行了思想。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4.教学过程结构精密,时间分配恰当。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多媒体设计也充分体现了专业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各位老师就充分表现了这点,不仅教师基本功十分扎实,语言清晰,语速适中,声音洪亮,而且无论从制作的还是上课的技巧来讲,构思非常得好,让学生在这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能够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年轻教师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教师。

通过这次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吸引学生?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关于优秀课例观摩课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经历一些活动之后,我们最好能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做个记录。汇报自己的活动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别人更好地认识你,一篇优秀的活动心得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优秀课例观摩课心得体会精选五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优秀课例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一)

20xx年9月24日—9月25日,我有幸参加20xx年滁州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在仅有的半天的观摩课学习中,我感受颇深,更是受益匪浅。下面我来谈谈本次观摩课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课堂导入设计新颖。

课堂教学的导言非常重要,巧妙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很快投入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在新课导入部分,三位参赛老师风格各异,具有不同的特色。如:来安的刘琴老师,在讲《难忘九一八》时,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老师设置问题:什么事件使东北人民流离失所?这样的导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课堂角色定位准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三位老师把教师角色定位的很准确,课堂语言也很精炼,始终微笑面对学生,引领着学生们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了让学生更加贴近历史史实,更好掌握历史知识,刘琴老师在讲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态度时,她给学生设置问题:如果你是蒋介石你会怎么做?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油然而生。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三、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显著。

三位教师对历史教材的内容分析和理解很透彻,制定教学目标也很明确,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来安的刘琴老师,在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功扎实,教学设计周密,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也较强,问题的设置到引导到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二位老师也都能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历史课堂学习任务。

总之,通过本次听课,我觉得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

一是认真钻研新课标,转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充满生气。

三是以这次上课的三位老师为榜样,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优秀课例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二)

6月6日上午,我校举行了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几位外出学习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开阔了眼界,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

一、课内阅读课与课外阅读资料的有机结合,让语文学习更立体、更生活化。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而课外却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教学更重要。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白爱芳老师的《海的女儿》和吕敏霞老师的《读书交流会》教会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学习方法,,如白老师的读书方法提示:读懂内容,品评人物,理解道理,记忆故事;吕老师的阅读方法提示:关注目录,阅读封面、封底,及怎样感受人物进而了解全书,孩子们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会了方法。

二、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涌动,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语文教学让学生领略到了祖国文化的绚丽与中文的无限魅力,并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语言的无穷乐趣。课堂充满着平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鲜活的生命在欢唱,在愉悦。在赵柳峰的课中,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为主,读得好,读得巧,并能将课文与课外资料相结合,给我们展现了一节优美的单元情读课,表现出一位优秀教师在改革中的勇气与智慧。柴敏霞老师的朴实、扎实,又实用性很强,在她的课堂中,一篇深奥的《孔子游春》变成了古诗文诵读与交流课。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开拓眼界,积极探索,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优秀课例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三)

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省级优质课的观摩活动,一天半的安排很充实,并且在回程的路上大家还是在讨论心得,意犹未尽。由此可见,这次的活动还是让我受益匪浅的。

每一次参加观摩活动,我都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前往的,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在这次活动中,十位做课老师很好的展示了自己个性与特点,综合起来,我主要学习一下几点:

第一,注重词汇的发音教学是大势所趋。在这次观摩课中,几乎每堂课都有新生的词汇教学,并且都用了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有的放矢的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认读记忆单词的方法教授给学生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其中以徐丽芳等老师为代表的利用字母组合发音的技巧让我印象深刻。在日常工作中,我也经常采取此法,但讲的多,练的少。从这些老师的课中,我又学到了怎样让学生练习。只有每堂课都注重渗透,才能让学生变为自己的知识。

第二,巧妙的穿插游戏教学,时刻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我自己的课堂上,我也会使用一些方便的游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学生的注意力仍然会在最后十分钟特别分散,如何能够时刻牵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我最近一直研究的一个问题。在这次活动中,任萌萌老师的课给我很大的震撼!任老师的课程中巧妙的穿插了各种游戏,学生更是从开头一直认真到最后,效果特别的好。我就想,同样是活动,为什么学生的反应会有不同呢?这原因一定出现在游戏的组织实施者教师身上。合理的运用tpr活动,让学生手,脑,嘴乃至身体一起动起来,这样就不由得让学生不注意听讲了。任老师在一上课就先用手指操来拉近和学生的关系,及时的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法让我感触良深。

第三,正视多媒体在课堂的作用,以免画蛇添足。经济的发展,很多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在我们学校,每个班都安装了多媒体。自从有了这样先进的设施,我的确感觉备课的负担小了。因为学校购买的有相配套的教学课件,我们不需要想破脑子去设计情境了,因为利用投影,学生可以很容易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尤其无论大小公开课,课件也成了课堂的一大亮点之一。曾经,我为了能够利用课件在校公开课上占取优势,于是请教了会制作flash的同学专门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制作了一个情境,但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费了这么多时间做出的东西在课堂中的作用并不大。在这次活动中,张红霞老师在做课时没有使用课件,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教学技能,仍然使整个情境呈现于课堂,并且丰富了板书。专家评讲的对,课件应当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却不该画蛇添足。

当然,既然是观摩,我也会带着挑剔的眼睛去审视每一节课,我也了以下几个问题希望可以有机会和老师们讨论。

第一,阅读课的目的。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阅读课分为精读和泛读,其目的是不同的。但是在小学英语的高年级课堂教学中,也适当的出现了阅读内容。究竟应该如何把握教授英语阅读课的度呢?这次观摩活动有两位老师大胆的拿出精心准备的阅读课和大家探讨。一位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及教授阅读方法,而另一位老师则是用教授let’stalk的方法教授阅读。在专家与观众互动的环节,大家意见很是不同,那我们到底应该把阅读课定位在什么方向上,我还是有点迷茫。

第二,如何掌握学生回馈的信息。在这十堂课中,这个问题非常突出,但我个人认为,任萌萌老师处理的是最好的。她在做每个游戏活动前告诉孩子们相应的指令及规则,一旦发现孩子们没有及时给她回馈,她就会一直操练,直到学生掌握,然后再进行游戏活动,这样,很明显,不仅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真正学到了知识。而更多的老师是怎样的呢?当把指令或任务下达给学生的时候,会问一句“clear”,也许是由于师生间没有长时间合作的默契吧,很明显很多学生并不明白老师的指令,于是老师会下意识的再问一句“yes”,当学生听到这句话时,好像是受了哪种提醒,也异口同声的回答“yes.”。在接下来的操练中可想而知,结果并不如教师备课时预期的那样好。我在想,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学生的那句“yes”究竟是针对什么而做出的回答呢?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更多是被老师的那句“yes”而误导,他们并不是针对“clear”而做出的回答。所以,如何掌握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以及如何更好的修正规范课堂用语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总的来说,有争议也是一种进步。每一次的观摩都让我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其实,观摩活动就像一面大大的镜子,有时会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照射出来,无限放大,能让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样的活动,真是双赢!

优秀课例观摩课心得体会(篇四)

在临江市小学语文教研室的精心安排下,我与20xx年10月20日在临江市建国小学聆听了三位优秀语文教师所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分别是解放小学杨秋玲老师的《走进童话》、外校赵金华老师的《走进西游记》和建国于静老师的《走进三国》。这三节课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崭新地位—课外阅读赋予了语文新的生机和活力。三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在学习教科书和开展课外阅读这两项相辅相呈的活动中爱上文字,爱上语文,爱上表达。由此可见,一位教师如果只能教会孩子写几个字,读懂几篇课文,或许已经算不上履行全部职责。一个乐于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感悟的老师或许更容易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尊敬,教学相长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践。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赵金华老师所授的《走进西游记》。电视剧版的《西游记》很熟,但原著不熟。我承认自己是个不太爱看古文书籍的人,觉得读来很累人。所以,最初看到这节课的主题时心头一紧:六年级的孩子能坚持读完并且能读懂?选择经典原著来交流,教师的教学自信在哪里?但是这节课赵老师上得不累,听课老师听得也不累?一个一个的问题接踵而来……事实证明,我的担心纯属多余!孩子们不但读了,而且还在老师的引导下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娓娓道来,整节课上得行云流水,一眨眼的功夫整节课就完美的收尾了,惹得我左右两旁的同仁们一阵惊叹!

《西游记》里面人物多、故事多、内涵又丰富,到底该交流什么呢?面对这类型的作品,赵老师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即尽量选取一个点或一个面来交流,以此达到对其他点面的发散和迁移。赵老师的这节课以唐僧四人对白骨精的看法为主线,外加名家点评为辅线的方法带领的孩子们领略了原著的魅力,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但认识了唐僧四人和白骨精的形象,习得了阅读古文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对这类经典原著的兴趣。在今后的阅读中,他们能耐着性子读完这本著作,运用今天习得的方法全面分析其他人物形象,甚至能积极主动地翻阅其他经典原著。

总之,我想上好阅读交流课之所以困难,就在于这类课本身没有既定的目标和方向,需要教师自己去琢磨作品,挖掘内涵,一定程度上还会带上教师的个人色彩。一本书读完了,交流什么,采用何种方式交流,通过交流想让使学生得到怎样的提升,搞清这几个问题是上好一节交流课的核心。

优秀课例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五)

今天上午在长安二中听了三节班会观摩课,感受颇深。总体感觉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参与面较广,以学生为主持,以活动为载体,整个课堂都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开头创设情景有激情,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紧凑,主题突出,中心明确,选材典型,富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选材典型,构思巧妙。

初中王欣老师的主题是《感恩亲情与爱同行》。现在家庭的孩子少,独生子女也占相当一部分,小孩从小娇生惯养,在家中是父母、爷爷、奶奶的心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普遍存在从小只知享受,习惯于别人为我做事,而不知孝敬父母,不懂得回报别人和感恩。所以,主题队会选择这样一个主题,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有针对性,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长安一小张晓健老师的“梦想是帆迎风启航”,是一节以小学毕业班励志教育的班会。

长安二中尤默老师的“中学生与手机”,从内容来看,他所探讨的问题是我们大家比较敏感而又熟悉的问题,中学生应该不应该使用手机。他利用了学生辩论的方式,是学生对使用手机的利和弊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阐述得清清楚楚,最后教师做总结的时候指出,是不是用手机。如何使用手机要学生自己思考决定。同学们一致反应很好。事实上参加听课的老师也是受益匪浅。

二、引经据典,熏陶思想。

《感恩亲情与爱同行》,以歌曲“感恩的心”开始,通过是否给父母过过生日,与父母的愉快的一件事,与父母不愉快的一件事等,过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德三春辉”,;通过小组讨论“怎样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诗朗诵《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谁知道父母的生日,以及是否给父母买过生日礼物?---;以实际行动以决心来感恩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感染,懂得“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快乐的道理,以宽大的胸怀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任何人任何事都能促进自己的成长,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三、自主实践,展示才华。

准备一节班队会课,围绕主题要搜集许多的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要翻阅大量相关书籍,还要归纳,概括,提炼成自己需要的内容,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是丰富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的过程,又是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的一种手段。

一堂课由学生主持会议,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通过诗朗诵、小组讨论、体验活动,制作卡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胆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演讲和口语交际能力,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提高各种表演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思想内容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无一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

班会课要能够真正为学生服务,要能真正上到孩子们的心里,要能让孩子们在班会课中成长。

值得参考! 教研观摩课心得体会范文简短 (3篇)


教研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一】

20xx年9月24日—9月25日,我有幸参加20xx年滁州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在仅有的半天的观摩课学习中,我感受颇深,更是受益匪浅。下面我来谈谈本次观摩课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课堂导入设计新颖。

课堂教学的导言非常重要,巧妙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很快投入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在新课导入部分,三位参赛老师风格各异,具有不同的特色。如:来安的刘琴老师,在讲《难忘九一八》时,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老师设置问题:什么事件使东北人民流离失所?这样的导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课堂角色定位准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三位老师把教师角色定位的很准确,课堂语言也很精炼,始终微笑面对学生,引领着学生们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了让学生更加贴近历史史实,更好掌握历史知识,刘琴老师在讲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态度时,她给学生设置问题:如果你是蒋介石你会怎么做?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油然而生。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三、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显著。

三位教师对历史教材的内容分析和理解很透彻,制定教学目标也很明确,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来安的刘琴老师,在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功扎实,教学设计周密,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也较强,问题的设置到引导到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二位老师也都能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历史课堂学习任务。

总之,通过本次听课,我觉得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

一是认真钻研新课标,转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充满生气。

三是以这次上课的三位老师为榜样,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教研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二)

低年级生字词的教学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本节课中,曾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这些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也使学生轻轻松松地获得了新知。

曾老师也注重培养学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如对“乌”、“鸦”这两个字的识记,曾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乌鸦是一只鸟,所以“鸦”字是鸟字旁;“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这样学生就感觉非常有趣,记起来也就容易了。还有另一组形近字“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曾老师引导学生,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喝水”要用嘴巴(即“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这样学生记起来十分方便,且不太会搞错。

曾老师善于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采用了读读、想想、说说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可以说这些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到处”一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老师引导学生看图合理想象:乌鸦可能会飞过哪些地方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体会到了乌鸦找水的辛劳以及找不到水的焦急心情。之后,又指导学生用“到处”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对这个词语达到真正理解并掌握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这堂课,吴老师带着孩子们着重研读了课文的第一节。第一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但也是情节曲折。乌鸦经历了找水,看见水,却又喝不到水这个过程。随着事情的变化,乌鸦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静的。吴老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逐句品读感悟,体会乌鸦心情的变化。读文中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

《姥姥的剪纸》是一篇新课文,像这样的新教材,真的不好把握,不过,今天林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下面就来说说我对这堂课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这堂课的价值所在,是林老师以一颗平淡之心,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达成渗透于各个环节中,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思一边想像,促进学生感悟课文。本堂课极其生动,扎实的教学和对学生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的引领,既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本真,也是语文教学的诗性光辉。在具体的教学展开过程中,老师敏锐地捕捉了好几处课文中的"文化细节":神,无所不能,熟能生巧……特别是在"耍赖""挑剔""刁难""调皮蛋"这些词语上的敲打,让我们每一个人跟随着作者读出了童年的"心梦之境"。

讲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在了解姥姥的剪纸的段落里,老师通过让学生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无可挑剔"等语句,坚持以读为主,恰当安排好"读,讲,练",增加学生的积累,逐步将文中的好词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引导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深刻含义,老师先让学生读第六自然段,理解"姥姥的手指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知道姥姥的手指就是剪刀,两者已合二为一了,再叫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话,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明白,而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还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纸那样,因为不断地练习,反复地实践,达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进一步体会姥姥的话中寓意!

我想这正是我们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综观整堂课上得既充满语文味,又富有情趣。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教研观摩课心得体会【篇三】

我非常荣幸参加了由《小学教学研究杂》社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观摩课活动。这次活动邀请到全国各地6位名师,其中全有国著名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北京教科院基数教研中心小数室主任的吴正宪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首批省培专家罗鸣亮老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任浙江省金华市金狮附小校长、教育部国培专家俞正强老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任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的徐长青老师,以及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海安实验小学副校长的储冬生老师,值得骄傲的是我们抚州市实验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曾莲秀老师也是这6位授课老师之一。并且这次活动的总评课人是由江西省特级教师、现任南昌市广南学校党支部书的吕英老师担任。这次观摩课活动可谓是精英荟萃、精彩绝伦,绝对是教育界的一次视听盛宴、饕餮大餐。而我,作为近千名听课者中的一员,十分幸运而又幸福地享受了这次精神盛宴。

每位名师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上课风格,如吴正宪老师的课,气氛愉悦和谐,整个课堂呈现出学生乐学、爱学、善学、会学的生动活泼局面。她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那么完美准确,又能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显而易懂。如徐长青老师,他仿佛带着天津人与生俱来的喜剧天赋,配合他的热情以及精深的专业知识,他的课简直就是一场完美的相声表演。再如俞正强老师,他以他独特的冷幽默以及俞氏智慧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和听课者,他的“因”“果”之论,“不能忽略一眼,也不多看一眼”犹在耳边,并铭记于心,鞭笞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切勿“忽略那一眼”。还有罗鸣亮老师的缓缓道来如沐春风、曾莲秀老师的严谨治学优雅姿态,储冬生老师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无不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大师级人物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

此次听课收获很大,收益匪浅,并让我从中感悟颇多,更多的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未来的路还很长,而我要学习的很多很多。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课前准备必不可少。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包括备好课,并且在上课之前还应先与学生做好交流,在交流互动中渗透上课纪律。这是上好一堂课的根基。

二、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

精彩的导课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如罗鸣亮老师在《四边形的分类》这一堂课中,利用“猜猜信封里是什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源创设情境。

上课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俞正强老师在上《字母表示数》这堂课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头发和学生的头发的不同这一资源,快速准确地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四、简洁准确的课堂用语很重要。

同样一个知识,有的老师一句话就能讲明白,有的老师一节课都解释不清楚,关键在于用词是否准确。在观摩课中,每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上课时,每个词语都是精准的引导语、过渡语或者总结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吴正宪老师在讲《重叠问题》中算式“5+7-2”中为什么要“-2”和“3+5+2”中为什么要“+2”时,我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让更好的让学生明白“即参加语文组有参加数学组”才需要+2或-2,然而吴老师一句“算重复的需要减掉,没计算的需要加上”,简洁易懂,瞬间让我折服了,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啊。

就像吕英老师说的,各位名师的上课风格也许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学得会的。但是听课之后总得有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探究,如何在现有的资源下让学生进行拓展,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唤醒学生的内心,这些都是我要研究的方向,也许我现在还没有答案,但只要认准了这个方向,我终究是要前行的!路确实还很长,但我可以抓住每一个机会来学习!

2022教师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通用版5篇


在一个活动结束后,我们应该会将自己的想法做个总结。撰写活动心得体会是为了使大家更了解自己,究竟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活动心得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教师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通用版5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师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篇一)

本周三,我去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参加了课改观摩课活动,整整一天的行程虽然很劳累,但利用拼拼凑凑的时间,我一共听到了三节优秀的课,参加了一个研讨活动,收获了很多很多。

听到的第一节课的课题是高一数学的《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虽然活动已经过去了几天,但是对于那个课堂的印象还是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会永远记得那个活泼的班级,会永远记得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个例子变式得到许许多多的其他经典案例,会永远记得最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为整堂课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许之前我一直很迷惑,为什么自己很努力,自己的课堂总是不能够很吸引人,我想,我现在一定知晓了许多,一个老师,一定要是勤奋负责的,但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更需要去动脑筋,去思考,更需要去精心地设计课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每一个例子,学生会出现的每一种情况,都要进行细致入微的推敲和揣摩,这样,展现出来的才能是离完美更近一步的课堂,收到的教学效果也应当是最最佳的。从例题的安排来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老师和学生越来越需要的是鲜活形象生动的例子,而不是一些陈旧难懂繁杂的案例,同时,有了这些案例,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们进行教学,形成一些创新性的问题去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在例题中获得数学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一个值得老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第二节课是省常中陶老师上的《关于椭圆问题的研究》,很出彩的是她的上课内容,她将圆中的“蝴蝶定理”类比到了椭圆中的“蝴蝶定理”,对相交弦中点在椭圆中心,椭圆的短轴上,椭圆的长轴上分别进行了不同的讨论和拓展。之所以认为上课的内容很出彩,是因为我认为,这一个知识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很少有老师真正地实践过,果然,在下午研讨会的交流中我又得知,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陶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研究完成的,除了椭圆中的“蝴蝶定理”,陶老师的理论研究还有很多很多。突然我就觉得,一个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中学老师,虽然看起来离科研很远,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有自己的研究,也许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研究会显得很浅,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好的研究一个好的探索,我很佩服陶老师的勇气,敢于将这一块内容搬上课堂,并且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断地进行拓展。也许,这就是课改在未来对老师要求的一个新方向,老师们不应该是照本宣科,老师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研究,有自己的探索。大胆地去进行一些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尝试,这难道不是一个优秀中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吗?

最后的一节课是陈兆华老师上的《数列问题》,主要与学生一起探讨了由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个例题,相当地精彩,我对整堂课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起初拿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心里想,这样一个经典的命题,作为一堂高三的复习课,如何才能把它上出新意呢?随着课堂的进行,我发现,陈老师相当吸引人的一个地方是,他将数学思想深深地贯穿进了整个授课内容。也许很多老师都会觉得,高三的复习课就是习题堆积起来的课,为了讲题而讲题,但是陈老师没有这样做,他对每一个例子的把握都相当地准确,他将“方程”、“化归”的思想结合着“相加消去法”、“待定系数法”、“拆项法”和“不动点法”,融入进了整个课堂。题目永远是做不完的,但方法是可循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每一个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探究出具有新意的思考方式,不断地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他们才能真正地学会数学,学好数学。这样就算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他们处理起来也能游刃有余。

下午的研讨交流活动,我大致有以下几点感想:一是随着课改的进行,老师应该慢慢地回归课本,课本上许多引入新课的例子设计地都非常好,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使用地却不多,我想这应该是一种呼吁,呼吁更多的教师真真切切地参与到课改当中来,通过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来完善课改。二是作为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要更多地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要设计更多可操作的环节,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才是一个出色的课堂。最后一点很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生活知识的好习惯,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应用题中。有很多学生一直有这样的疑惑:学数学有什么用?我想,作为数学老师应该在这方面更好地完善引导工作,在课堂上更多地从生活案例入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的欣赏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真正的魅力。

以上便是我在课改观摩课活动结束后的一点小小心得,作为一个新教师,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很多,不断学习吧,还是那句话,踏踏实实地慢慢来,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个做得更好的自己。

教师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篇二)

低年级生字词的教学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本节课中,曾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这些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也使学生轻轻松松地获得了新知。

曾老师也注重培养学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如对“乌”、“鸦”这两个字的识记,曾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乌鸦是一只鸟,所以“鸦”字是鸟字旁;“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这样学生就感觉非常有趣,记起来也就容易了。还有另一组形近字“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曾老师引导学生,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喝水”要用嘴巴(即“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这样学生记起来十分方便,且不太会搞错。

曾老师善于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采用了读读、想想、说说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可以说这些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到处”一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老师引导学生看图合理想象:乌鸦可能会飞过哪些地方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体会到了乌鸦找水的辛劳以及找不到水的焦急心情。之后,又指导学生用“到处”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对这个词语达到真正理解并掌握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这堂课,吴老师带着孩子们着重研读了课文的第一节。第一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但也是情节曲折。乌鸦经历了找水,看见水,却又喝不到水这个过程。随着事情的变化,乌鸦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静的。吴老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逐句品读感悟,体会乌鸦心情的变化。读文中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

《姥姥的剪纸》是一篇新课文,像这样的新教材,真的不好把握,不过,今天林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下面就来说说我对这堂课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这堂课的价值所在,是林老师以一颗平淡之心,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达成渗透于各个环节中,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思一边想像,促进学生感悟课文。本堂课极其生动,扎实的教学和对学生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的引领,既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本真,也是语文教学的诗性光辉。在具体的教学展开过程中,老师敏锐地捕捉了好几处课文中的"文化细节":神,无所不能,熟能生巧……特别是在"耍赖""挑剔""刁难""调皮蛋"这些词语上的敲打,让我们每一个人跟随着作者读出了童年的"心梦之境"。

讲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在了解姥姥的剪纸的段落里,老师通过让学生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无可挑剔"等语句,坚持以读为主,恰当安排好"读,讲,练",增加学生的积累,逐步将文中的好词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引导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深刻含义,老师先让学生读第六自然段,理解"姥姥的手指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知道姥姥的手指就是剪刀,两者已合二为一了,再叫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话,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明白,而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还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纸那样,因为不断地练习,反复地实践,达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进一步体会姥姥的话中寓意!

我想这正是我们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综观整堂课上得既充满语文味,又富有情趣。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教师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篇三)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学校派往南昌参加由《小学教育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观摩课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全国各地名师数人,如北京市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毓信教授,还有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朱乐平教授,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贲友林教师等12位。参加活动的几百名老师来自各个省市地区,虽然活动时间安排紧密,但名师们的教学和讲座都非常精彩,给我们来学习的老师带来的精神大餐让我们记忆深刻。

活动开始由刘德武老师带来两节找规律一节是六年级《斐波那契数列》,他在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习,采用尝试方法,有步骤、多角度的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语言风趣幽默,以及丰厚的知识底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一节是一年级的《找规律》他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从初步认识规律、到找规律、再到用规律最后是感受规律教师的行序渐进收放自如,使学生们更加喜欢数学,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郑毓信教授的讲座《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是深思。 郑毓信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课改所存在的“钟摆现象”之后,明确指出,一线教师只有“以不变应万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因此,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才是教师成长的正确路径。

特别是贲老师讲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题,贲老师的讲座,言简意洁,幽默风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经历介绍了两个十年的反思历程,就什么叫反思、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写什么、怎么用文字记录四个问题进行了阐述。贲老师是个坚持的人,他认为反思就是反反复复的思考、反思是正过来反过去换个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顾;贲老师也是个执着、平静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寻求工作的快乐,虽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贲老师还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认为反思可以写亮点、败笔,还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纪实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随笔。反思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意识。

一个多小时,一个个精彩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反思能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给平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亮丽的感动。

一个多小时,我们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巨大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本人更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数学教师 。

教师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篇四】

“北派名师”教学艺术观摩展示活动心得体会育红小学孙倩馨5月8日~9日参加了第三届“北派名师”全国课堂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活动。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智慧的语言、新颖的设计,精彩的互动,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无不让我由衷地赞叹,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听了几位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深深地感到好多东西是我们迫切需要的,有不少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名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细致深刻的教材解读和精巧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备课提供了丰盈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的头脑拥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他们的语言风趣幽默,人格魅力高尚,感染了我们所有的听课教师,我们被他们征服了,心灵受到了震撼,所以会场安静,老师们都不觉得累,反而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赵冬云老师告诉我们小学学英语一定要慢下来,不要贪心,一节课要达到的目标不能过高,但每一节课的目标都要深入,要循序渐进的完成本单元的目标。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整体输入、整体的呈现、整体的头脑风暴等等。赵老师这节课上对所学的新旧动词短语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过多次,同学们感觉熟悉却又不单调。课堂上这种包洋葱式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复现率和操练率。

来自郑州的王超老师风趣幽默,独具个人魅力,他的发言纯正,在教学英语的难点单词的读音时更是方法独特。并且把字母i的发音规律编成小故事,使学生们记忆深刻。来自扬州的龚老师则给我们带来了一节轻松自然到近乎于谈话聊天的课,老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谈起,逐渐深入到课文相关的内容。接着谈论canand、谈论pick apples、谈论hard and easy等等。课后,老师告诉我们词汇的教学不能是孤立机械的,应该放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老师学生相互之间的自然交流,让同学们慢慢的理解内化。老师还要通过行为动作、简笔画等让同学来掌握词汇的意义。进行文本教学要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先提出大的问题来走进文本,再提出具体问题来深度了解文本。并且最终老师要帮助学生生成新的文本,通过大量的词汇转换进行语言能力的提升,形成新的语体。

最后来自天津的于东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阅读课,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于老师先运用头脑风暴,猜猜句子描写的是谁,又出示图片,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描述来初步感知故事。在学习故事时,老师采取了逐段的讲解,每一段都先提出问题,并且每次的问题逐渐增加,再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最让我们值得学习的是每讲完一个生词都会紧跟这练习,这样会让学生掌握的更牢固。

总之,通过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很多东西要慢慢回味,在工作中慢慢的体验、总结、应用。要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的真功夫。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教师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篇五)

今天,听了两节英语观摩研讨课,两节课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明确,口语流利,课堂教学组织有序,层次清晰,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评价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与启发。

赵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学生自主学习明显,并能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语言教学,评价机制科学合理。英语学习就是要利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实际的语言运用和交流,如学习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就可以根据学生们真实的情况进行猜、问答。这样的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

我们往往在课堂上强调小组合作,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思维。在本节课的课堂小结时,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本节所学知识点,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才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总结归纳,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应该借鉴的。

刘老师的课堂设计形式多样,教师整节课充满激情,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课堂每一步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在学习了有关职业的单词后,通过快速闪图片,学生集中注意力记忆,然后在学案上写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学单词的.方法。真正使学生感到就像考试一样紧张-----集中精力学习、记忆和巩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今天的观课,收获不少。每次的活动教师都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恰当地点拨学生的“盲点”,根据合作、探究内容上的差异,改变小组的组成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对学困生的鼓励和照顾,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课堂上要给足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既要注重听说和读的训练,还要加强写的训练,尤其是新授课的单词和短语,只有边记边写,才能掌握得更好,运用得更灵活。

范文系列之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简短最新模板(960字)


当我们在活动结束后产生了一些感悟,我们能将自己产生的一些收获写下来。汇报自己的活动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别人更好地认识你,到底如何才能写一篇优秀的活动心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系列之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简短最新模板(960字)”,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简短【篇一】

我作为一名进入岗位不久的一名新教师,听课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所以这几次能够有听课的机会我都踊跃的参与了,在其中我也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也让我对这份教育事业工作有了一些别的理解和想法。所以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此次听课的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上能够运用上去。

这次听课,首先从个人的教学上来说,我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加强的地方,比如说平时的工作总结和计划。当老师讲课的时候,她那种收放自如,行云流水的感觉并不是容易模仿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在平时的了解中,老师是一个非常注重总结和计划的人,她小到进行课堂总结和计划,大到进行长期的规划,比如三年之内让学生们取得一个怎样的提升等等。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新教师应该学习的地方。

在这次听课当中,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去关注学生成绩的成长,也要去关注学生们平时生活里的表现,不仅要做他们的学习导师,也要做他们的人生导师。这样才不会违背一名教师最终的职责和愿望。所以通过这一点,我也会努力的在课堂上提升孩子们的德行能力,进一步的完善课堂的丰富度,也对孩子们进行一个更深的启蒙作用。

时间不等人,而我现在也真正的踏入了这份事业,这几次听课都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和各位老师相比较而言,我显得非常稚嫩,但这同时也代表着我有更大的一个发展空间。现在还只是一个成长阶段,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之后,能够抵达一个更高的层次。往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细节,更加注重方法的培养。这是我为自己新立下的目标,我会一步步的完善自己的独立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更加适合,也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学习。我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我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简短【篇二】

低年级生字词的教学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本节课中,曾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这些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也使学生轻轻松松地获得了新知。

曾老师也注重培养学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如对“乌”、“鸦”这两个字的识记,曾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乌鸦是一只鸟,所以“鸦”字是鸟字旁;“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这样学生就感觉非常有趣,记起来也就容易了。还有另一组形近字“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曾老师引导学生,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喝水”要用嘴巴(即“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这样学生记起来十分方便,且不太会搞错。

曾老师善于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采用了读读、想想、说说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可以说这些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到处”一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老师引导学生看图合理想象:乌鸦可能会飞过哪些地方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体会到了乌鸦找水的辛劳以及找不到水的焦急心情。之后,又指导学生用“到处”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对这个词语达到真正理解并掌握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这堂课,吴老师带着孩子们着重研读了课文的第一节。第一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但也是情节曲折。乌鸦经历了找水,看见水,却又喝不到水这个过程。随着事情的变化,乌鸦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静的。吴老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逐句品读感悟,体会乌鸦心情的变化。读文中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

《姥姥的剪纸》是一篇新课文,像这样的新教材,真的不好把握,不过,今天林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下面就来说说我对这堂课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这堂课的价值所在,是林老师以一颗平淡之心,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达成渗透于各个环节中,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思一边想像,促进学生感悟课文。本堂课极其生动,扎实的教学和对学生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的引领,既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本真,也是语文教学的诗性光辉。在具体的教学展开过程中,老师敏锐地捕捉了好几处课文中的"文化细节":神,无所不能,熟能生巧……特别是在"耍赖""挑剔""刁难""调皮蛋"这些词语上的敲打,让我们每一个人跟随着作者读出了童年的"心梦之境"。

讲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在了解姥姥的剪纸的段落里,老师通过让学生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无可挑剔"等语句,坚持以读为主,恰当安排好"读,讲,练",增加学生的积累,逐步将文中的好词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引导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深刻含义,老师先让学生读第六自然段,理解"姥姥的手指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知道姥姥的手指就是剪刀,两者已合二为一了,再叫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话,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明白,而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还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纸那样,因为不断地练习,反复地实践,达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进一步体会姥姥的话中寓意!

我想这正是我们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综观整堂课上得既充满语文味,又富有情趣。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简短【篇三】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学校派往南昌参加由《小学教育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观摩课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全国各地名师数人,如北京市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毓信教授,还有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朱乐平教授,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贲友林教师等12位。参加活动的几百名老师来自各个省市地区,虽然活动时间安排紧密,但名师们的教学和讲座都非常精彩,给我们来学习的老师带来的精神大餐让我们记忆深刻。

活动开始由刘德武老师带来两节找规律一节是六年级《斐波那契数列》,他在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习,采用尝试方法,有步骤、多角度的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语言风趣幽默,以及丰厚的知识底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一节是一年级的《找规律》他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从初步认识规律、到找规律、再到用规律最后是感受规律教师的行序渐进收放自如,使学生们更加喜欢数学,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郑毓信教授的讲座《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是深思。 郑毓信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课改所存在的“钟摆现象”之后,明确指出,一线教师只有“以不变应万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因此,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才是教师成长的正确路径。

特别是贲老师讲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题,贲老师的讲座,言简意洁,幽默风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经历介绍了两个十年的反思历程,就什么叫反思、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写什么、怎么用文字记录四个问题进行了阐述。贲老师是个坚持的人,他认为反思就是反反复复的思考、反思是正过来反过去换个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顾;贲老师也是个执着、平静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寻求工作的快乐,虽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贲老师还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认为反思可以写亮点、败笔,还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纪实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随笔。反思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意识。

一个多小时,一个个精彩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反思能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给平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亮丽的感动。

一个多小时,我们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巨大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本人更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数学教师 。

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简短(篇四)

“北派名师”教学艺术观摩展示活动心得体会育红小学孙倩馨5月8日~9日参加了第三届“北派名师”全国课堂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活动。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智慧的语言、新颖的设计,精彩的互动,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无不让我由衷地赞叹,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听了几位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深深地感到好多东西是我们迫切需要的,有不少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名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细致深刻的教材解读和精巧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备课提供了丰盈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的头脑拥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他们的语言风趣幽默,人格魅力高尚,感染了我们所有的听课教师,我们被他们征服了,心灵受到了震撼,所以会场安静,老师们都不觉得累,反而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赵冬云老师告诉我们小学学英语一定要慢下来,不要贪心,一节课要达到的目标不能过高,但每一节课的目标都要深入,要循序渐进的完成本单元的目标。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整体输入、整体的呈现、整体的头脑风暴等等。赵老师这节课上对所学的新旧动词短语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过多次,同学们感觉熟悉却又不单调。课堂上这种包洋葱式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复现率和操练率。

来自郑州的王超老师风趣幽默,独具个人魅力,他的发言纯正,在教学英语的难点单词的读音时更是方法独特。并且把字母i的发音规律编成小故事,使学生们记忆深刻。来自扬州的龚老师则给我们带来了一节轻松自然到近乎于谈话聊天的课,老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谈起,逐渐深入到课文相关的内容。接着谈论canand、谈论pick apples、谈论hard and easy等等。课后,老师告诉我们词汇的教学不能是孤立机械的,应该放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老师学生相互之间的自然交流,让同学们慢慢的理解内化。老师还要通过行为动作、简笔画等让同学来掌握词汇的意义。进行文本教学要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先提出大的问题来走进文本,再提出具体问题来深度了解文本。并且最终老师要帮助学生生成新的文本,通过大量的词汇转换进行语言能力的提升,形成新的语体。

最后来自天津的于东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阅读课,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于老师先运用头脑风暴,猜猜句子描写的是谁,又出示图片,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描述来初步感知故事。在学习故事时,老师采取了逐段的讲解,每一段都先提出问题,并且每次的问题逐渐增加,再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最让我们值得学习的是每讲完一个生词都会紧跟这练习,这样会让学生掌握的更牢固。

总之,通过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很多东西要慢慢回味,在工作中慢慢的体验、总结、应用。要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的真功夫。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简短【篇五】

今天,听了两节英语观摩研讨课,两节课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明确,口语流利,课堂教学组织有序,层次清晰,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评价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与启发。

赵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学生自主学习明显,并能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语言教学,评价机制科学合理。英语学习就是要利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实际的语言运用和交流,如学习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就可以根据学生们真实的情况进行猜、问答。这样的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

我们往往在课堂上强调小组合作,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思维。在本节课的课堂小结时,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本节所学知识点,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才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总结归纳,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应该借鉴的。

刘老师的课堂设计形式多样,教师整节课充满激情,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课堂每一步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在学习了有关职业的单词后,通过快速闪图片,学生集中注意力记忆,然后在学案上写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学单词的.方法。真正使学生感到就像考试一样紧张-----集中精力学习、记忆和巩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今天的观课,收获不少。每次的活动教师都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恰当地点拨学生的“盲点”,根据合作、探究内容上的差异,改变小组的组成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对学困生的鼓励和照顾,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课堂上要给足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既要注重听说和读的训练,还要加强写的训练,尤其是新授课的单词和短语,只有边记边写,才能掌握得更好,运用得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