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留下些什么?”——白下区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近期,我参加“区优质课”小学语文教学赛课观摩活动,聆听了邹万麟老师、李峰老师和陶玲老师的课,收获良多。之前,曾在骨干班学习时了解到,关注课堂教...

活动范文 > 活动心得 > 导航 > 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2022-03-07

【www.nns88.com - 优质课心得体会】

大家时不时会对某个活动产生一些想法,我们最好是沉下心写一篇心得体会。活动心得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感悟总结,在参加活动后你有怎样的收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给孩子留下些什么?”

——白下区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近期,我参加“区优质课”小学语文教学赛课观摩活动,聆听了邹万麟老师、李峰老师和陶玲老师的课,收获良多。之前,曾在骨干班学习时了解到,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今年教研重点,邹万粼老师、李峰老师和陶玲老师上的三堂课,以自己精心设计和课堂智慧,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李峰老师在教学《桂花雨》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桂花食品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的食欲,平添几分活跃气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再者邹万麟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把学生带进了作者的童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作者生活的年代的了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内心奠定了基础。陶玲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感受满天繁星、鲜花朵朵的美丽景象,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陶冶,唤醒了学生美的感受。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陶老师所执教的《鲜花与星星》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听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如在第一阶段听读感悟时,陶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呢?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陶老师要求学生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在文中认读生字;第三个阶段的自读感悟,在出示了一组组美丽的鲜花图片后,老师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读读这组词语,这些词语在你脑海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你想对满地的鲜花说些什么?而在开放引导这一环节,陶老师采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馈、多维评价、多向调控。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三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如李峰老师在处理课文中感受作者全家人对桂花的喜爱时运用“说”、“读”、“演”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学生用动作表现桂花雨的步骤。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边有感情的朗读,边做出身临桂花树下,感受桂花雨落下的动作,此时的学生仿佛就是童年的作者,享受桂花雨带来的快乐。

邹老师则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孩子们的眼中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从而给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极大空间,学生的讨论有理有据、精彩纷呈;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对“笑面人生”感受得很深?我想通过本课学习,这位身体残缺但性格完美的老师一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印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我想这些也就是我们追求的“高效”吧!

一日听课所得又岂止以上几点,但我想,光是这几点,是我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深刻领悟的。

府西街小学杨莉

20xx-3-16

扩展阅读

市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优秀学习活动心得精选


4月14日-17日,滨州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在滨州市第六中学举行,我有幸听取了这三天的18节课,这18节课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震撼了我的内心与灵魂,让我学到了很多,无论是老师们的语言还是精神风貌,无论是他们的思想还是教态,有很多都给我们起了模范带头作用,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学信仰。

我们在无数的影视作品中看到了很多光辉的共产党形象,在那么严酷的刑法面前,大义凛然,毫不畏惧!都是肉躯之身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那是共产主义的高尚信仰!而我们教师除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工作有一种极度的热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什么我们就职业倦怠了呢?就再也没有当初的激情了呢?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缺乏一种支撑我们下去的信仰。而我们的教学信仰是什么呢?--培养善读会写的文化人和文明人。那我们小学语文干什么?是为培养善读会写的文化人和文明人奠基!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人,而人的发展是个性、多元、复杂的!这也就注定了我们工作的琐碎与复杂。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自己工作努力的方向。市教研员的理论指导使我们有一种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感觉,也让我们找到了工作的动力。

二、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

讲优质课的每一位老师素质都很高,可是他们成功的背后却是全校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一次次的磨课过程中,年轻老师在进步,在成长。在一次次的反复推敲下,每一个小小的细节,过度都是如此的完美!一节课的精彩呈现,却是凝聚着一群人的汗水。与我们同去的有实验一小的一名老师,邱老师在谈这一个问题时,深有体会地说:“我讲优质课的时候,我们语文组陪着我上了12遍,改了12遍,真是脱了一层皮!即使这样,我们校长还是找到我,说‘飞飞,我觉得有一个地方还是不够好,要不然我们再上一遍?’”通过这一件事,我就很羡慕她,遇到一群这样的同事与领导,这是一种幸福!

三、《语文课程标准》是每一节课的出发点和中心。

语文要教什么?怎么教?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这18节课就完美的给我们呈现了这一点。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紧紧围绕课标,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学情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就是识字、写字。在课上老师对每一个字的读音都要求读准,无论是音调、多音字,轻声字还是儿化音。老师都处理的恰到好处。如:在《棉花姑娘》这节课中,“花”与“娘”本身读一声,二声。可是在“棉花姑娘”这个词中就读轻声,老师还反复领着孩子体会,落实到位。在《女娲补天》这篇课文中,“露”作为一个重点的多音字,几乎每一个老师都做了强调,而且讲解十分细致,在口语中读LOU,在书面语中读LU,当名词讲的时候读lu,当动词讲读lou.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力求准确。

写字环节也是形式多样,书写现在不仅强调工整、正确。还多了一条,那就是整洁。在《丑小鸭》这节课上,老师就把学生写的字用实物投影仪放了出来,让孩子来观察,评价。意识到字不仅要写的漂亮,还要注意整体的效果。写字的整洁,第一次作为要求出现在了课堂上,我觉得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每一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注重了写字方法、写字姿势的指导,处处渗透了对孩子的人文关怀。由此也可以看出18位老师都对课标做了深入的研究。

三、注重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

这次听课感受很深的一点就是这18节课,几乎都注重了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其实我们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学以致用这才是一位智慧的老师应该做的。例如在田老师的《女娲补天》中就告诉孩子想象读是一种有利于理解课文,理解人物感情的好方法;抓重点词语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种好方法。而在周老师的《女娲补天》中则告诉孩子“题目扩展法”是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好办法。姜老师也告诉孩子边读边想象画面是读神话故事的方法等。写字方法的指导就更多了,像“一看、二写、三对照”,“先描后写”“同桌互相评价,评价后再写”等等。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许多年过去之后孩子们或许不记得他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或许淡忘了上课的老师,可是他们却学会了运用老师所教的这些方法去阅读、去写作。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我想这些也就是我们追求的“高效”吧!孩子只有学会了方法,即使在没有老师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像小鸟一样在蓝天中自由飞翔。

四、教师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特别是在语文课上,语文老师用自己语言独特的感染力能够带动学生,使作者、文本、读者之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17日最后一节刘老师的《女娲补天》中,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刘老师朴素的外表下却蕴含着波涛汹涌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正是通过教师的语言传递给学生,引起全班学生和所有听课老师的共鸣,这种课对每一个孩子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对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是一次精神的洗涤,情感的享受。课后,我们会情不自禁的感叹:原来语文可以上的这么美!这与老师平时的积累与学习是分不开的,我们或许不会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是我们却可以朝着这个高度去努力,“不做下一个谁,只做第一个我!”

五、细节决定成败。

在这些课上每一位老师的教学环节都是分紧凑,过度十分的自然。当时坐在我身边的是黄山实验小学的张苏老师,我看了一下她写的教案,那种详细的程度令人乍舌。老师在每一个环节说什么,学生回答什么,老师做什么样的评价(每一个评价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在什么时候点击课件,做什么手势在教案上都有详细的体现。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老师态度的再现,由此及彼,我们可以想象这18位老师背后付出了多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忽视每一个细节正是他们成功地原因之一。

特别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讲完课之后,教研员问她“张老师认为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因为前面所有讲《西门豹》的老师都说这篇文章是民间传说,可是张老师一上课就说这篇文章是“历史故事”,或许教研员是想给她个下马威,因为前一天他刚强调了“你连文章的体裁都搞不清楚,还怎么教学生?”可是令人想不到的事,张老师对这个问题做了充分地准备,她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足足说了10分钟,最后她说“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这篇文章应该属于‘历史故事’而不是‘民间传说’。”教研员听后沉默了一下,最后说“你们团队的力量太大了,从中也可以看出你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由此可以推及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关注细节,开启成功。

六、注重了朗读的指导。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朗读体验,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在《寓言两则》这节课上,有一句话是“他一变喘着气一边说”老师让孩子们做了一下喘气的动作,分析了一下喘气的原因,最后尝试孩子用刚才的动作来试着读这句话。在《女娲补天》中“上山找石”这一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读感悟到女娲的艰辛、坚强,勇敢。老师就引导孩子应该用什么与语气读才能体现出女娲的这种精神,然后再让孩子尝试,学生互相评价,然后再来试读。在读中我们就看到了孩子的进步,这也是教育的成功之处。

七、注重读写结合。

在这些课上很多老师都注重了写话的训练,虽然针对年级的不同,形式不同,但是却不同程度的体现了读写结合。而且孩子们通过写作进一步理解了文章里面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还锻炼了孩子们说话的能力,使语文的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了起来,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这18节课令我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上面几点,其实我也明白你感触到了,领悟到了,这不是最重要的,“学以致用”同样适用于我们老师,“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应该多学习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课标要求,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新课标优质课展示听课心得体会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新课标优质课展示听课心得体会龙华山小学柯茹丹三月二十四日,有幸在仙桃剧场听到了全省优质课展示,通过听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现将我的一点体会写出,与大家共享。感受一: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才能得出认知的理念。感受二: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感受三:每节课都展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通过一天的听课学习使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热门】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简短 3篇


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篇一】

银色的十二月,我带着渴望知识,渴望提高,渴望发展的心情,来到了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有幸听了xx执教的《乘法分配律》、xx执教的《米》、xx执教的《鸡兔同笼》、xx执教的《24时计时法》、xx执教的《图形的旋转》,印象非常深刻,收获颇丰,感触良多。下面,就几节深有感触的课谈一下我自己的体会。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可在刘老师风趣幽默加肢体语言的点拨下,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一节课的只是在延伸,快乐在持续。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中轻松达成,学生们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乘法分配律,真是难能可贵。整堂课,刘老师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无论课前的谈话还是课堂中的肢体语言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快乐着,探索着,并时刻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如当一名学生概括乘法分配律就是把一个算式时,刘老师适时赞赏“你真厉害”,我想当学生听到老师这句话时,他的大脑会高速运转,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终于明白:数学课要让学生爱学,乐学。老师首先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向刘老师那样让课堂变得轻松、愉悦、高效、成功!

应该说,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xx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而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是这堂课最显著的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纵观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xx老师的《24时计时法》,让我们感受到稳中求活,活中求实,实中求新,和谐自然的教学风格,有水平没架子的教育者。他借用陶行知的一段话说:“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这次学习收获颇丰,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教学上的起点,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开始,,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改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开始,从改善倾听能力开始,从改善教学策略开始,从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开始……

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篇二)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学校派往xx参加由《小学教育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观摩课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全国各地名师数人,如xx市特级教师xx老师、xx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xx教授,还有xx省特级教师xx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xx教授,xx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xx教师等12位。参加活动的几百名老师来自各个省市地区,虽然活动时间安排紧密,但名师们的教学和讲座都非常精彩,给我们来学习的老师带来的精神大餐让我们记忆深刻。

活动开始由xx老师带来两节找规律一节是六年级《斐波那契数列》,他在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习,采用尝试方法,有步骤、多角度的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语言风趣幽默,以及丰厚的知识底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一节是一年级的《找规律》他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从初步认识规律、到找规律、再到用规律最后是感受规律教师的行序渐进收放自如,使学生们更加喜欢数学,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xx教授的讲座《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是深思。xx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课改所存在的“钟摆现象”之后,明确指出,一线教师只有“以不变应万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因此,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才是教师成长的正确路径。

特别是贲老师讲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题,贲老师的讲座,言简意洁,幽默风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经历介绍了两个十年的反思历程,就什么叫反思、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写什么、怎么用文字记录四个问题进行了阐述。贲老师是个坚持的人,他认为反思就是反反复复的思考、反思是正过来反过去换个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顾;贲老师也是个执着、平静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寻求工作的快乐,虽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贲老师还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认为反思可以写亮点、败笔,还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纪实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随笔。反思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意识。

一个多小时,一个个精彩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反思能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给平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亮丽的感动。

一个多小时,我们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巨大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本人更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篇三)

20xx年4月24日至26日,我有幸去xx参加了《第x届“xxxx”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柏xx、刘xx、徐xx、吴xx、唐xx、刘xx、张xx等老师的示范课及学术报告,感觉受益匪浅。尤其是几位名师的课。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走出去,总会有收获”。专家们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专家们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教育专家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我心中十分叹服。叹服他们的口才,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敏锐,叹服他们的知识渊博。听了这些专家的课,我主要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必须对教材充分理解和。

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有良好的素质才能紧紧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学过程中来,调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课不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有人说一堂课上得好不好,开头很重要,万事开头难,我想也就是这个意思了。新课改就是要注重儿童的心理教学,尤其是小学生甚至是低年级段的学生。他们注意力涣散,对新事物的关注不会是持久的,所以这就要求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中去。

四、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新知时不是急于告诉学生方法,而是通过让学生去观察、探索,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有时间讨论,多了一些讨价还价式的交流,而老师是忠实的听众,在听中又能及时捕捉到学生想法中的有价值的信息。

五、鼓励性评价必不可少。

名师们在上课时所用的语言,那是相当的精辟,比如:“你真聪明”、“你是我的老师”、“孩子”、“宝贝儿”、“能,一定能,绝对能”等等充满鼓励和幽默的语言。

六、学习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容易接受,进而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感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这样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兴趣,更好地学习。

这次xx学习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收益却很多。不过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数学素养,才能适应数学教学新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