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胡斌讲的自己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后,在场所有观看的人无不为胡斌的人生转变而感叹。感慨和感动的。他,一个二十二岁的小伙子,曾经的一个问题青少年,因为一位伟大的母亲,因为一句话,因为一本书,从此那原本越来...

活动范文 > 活动心得 > 导航 > 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观后感3篇(精选好文)

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观后感3篇(精选好文)

2022-04-02

【www.nns88.com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在一个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讲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写活动心得体会可以将自己的感悟条理化,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活动心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观后感3篇(精选好文)”,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看完胡斌讲的自己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后,在场所有观看的人无不为胡斌的人生转变而感叹。感慨和感动的。他,一个二十二岁的小伙子,曾经的一个问题青少年,因为一位伟大的母亲,因为一句话,因为一本书,从此那原本越来越迷茫的人生轨迹开始驶向光明之路。

(一)一位母亲:只要妈妈还在,我就不会放弃你!

在改过自新之后,胡斌问道妈妈:“妈妈,您为什么就相信我能改过来呢?”

这位胡妈妈对儿子说:“妈妈是坚信你一定能改过来,但是我没相信你能这么快改过来,本来我给你制定了一个计划,计划是三十岁改过来,可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觉悟了。”

胡斌继续追问道:“那我要是三十岁都没改过来呢?”

胡妈妈说:“三十岁若是没改过来,那就四十岁,四十岁还没有,那就五十岁……只要妈妈还在,我就不会放弃你!”nNs88.cOm

之前的经历对胡斌是坎坷的、辛酸的,但他也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对自己从来都没有放弃的母亲。在他人生已经愈来愈堕落的时候,胡妈妈用她的耐心、智慧、宽容终于将已近悬崖边境的儿子及时拉回来了。

正如胡斌自己所说的,那是“感召”。有时候这种东西很神奇,它不是一种迷信,确是一种信仰。胡斌也有感于自己之前结交一些“哥们儿”,有的进了监狱,有的被枪毙了,有的躺在医院里,这些所谓的“哥们儿”其实都是不过十八九岁的孩子,他们有很多人是不幸的,因为他们中间有很多人的父母已经放弃了他们。也正是没有得到一种正确的“感召”,这些孩子本来已经迷茫的人生变得就越加没有方向。

有人曾说,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给父母的天使。这样的天使也是脆弱的,很容易就会在宽广的空中迷失方向,所幸的是伟大的父母会随时张开他们温暖的双臂,等待已经飞累的天使回来。

(二)一句话: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胡斌在看妈妈给他的一张光盘时听到一句话:“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于是,懵懂的他就去询问妈妈,妈妈告诉他,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而且,妈妈告诉胡斌,人的命运之所以可以改变是因为,人只要一叩首,也就是敢于承认之前犯下的过错,就能够改变自己。这位妈妈是聪慧的,她把中国的汉字“命”进行拆部首,给儿子讲解“命”的蕴涵。

以前,总听着一句“浪子回头金不换”,可见要想一个人迷途知返是何等难也?有时候,我总是猜测人是不是总要在某个瞬间蓦然回首才顿悟一些简单的东西,而之前却始终不肯相信这些其实真的很纯粹的事实。

“欲望”,是欲望迷惑了人原本最初的纯净双眼。胡斌说:“人的欲望是永远不能被满足的。”那是不是欲望就是一个坏东西呢?如果是,我们岂不是就要摒弃这种坏东西呢?这似乎又回归到了中国庄子的“无为”思想。此时的我也不理解“欲望”。至少有一点是无争议的,欲望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东西。

有一次,我借阅了一本名为《庄子的智慧》的书。有个人看到后就对我说,他不喜欢庄子的“无为”,觉得对人有消极堕落的影响。我根本没有任何准备地就抛出一句话:“人有时候还是需要庄子的‘无为’来净化一下满是欲望的心灵。”那时的我对庄子的“无为”没有任何深层次的概念,也不明白人到底是要有什么“为”。我想,世间凡夫俗子总是不可能全部悟尽先哲圣贤们的大智慧。也许,庄子的“无为”是为世人所误解的。

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人总是很容易迷失自我。有时候,命运就这样不小心被自己贴上自己定位的标签。似乎,命运因此就被定格了。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活着的方式,每种方式从来都不会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来衡量,直到走到尽头时,才会有所感触。

(三)一本书:《弟子规》

胡斌,在演讲中所谈的人生感悟都与这本咱们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弟子规》有关。他说,他之前从来没有听过这本书,直到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很多为人做事的道理里面都有,如果早些读了这本书,之前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受那么多罪。

我上大学之前也没有接触过这本书。中学的学习生涯对于我来说,有时候就像一场梦。我深刻体会过身为学生的那种落差感。有些人也许就一直没心没肺地耗着,有些人却是一直鹤立鸡群地骄傲着。分数和排名,就这样成为一道无形的墙将学生们分成三六九等。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敏感的,可偏偏现实的社会就这样早早地将一些功利理念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这个世界在告诉我们,学习的至高标准就是得到父母、老师甚至是其他亲朋好友的赞赏,这是我们必须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上小学是为了上更重点的初中,上了重点初中就是为了上更重点的高中,读重点高中就是朝着名牌重点大学前进,上了名牌重点大学之后就是考研考博,成为精英中的精英,然后就会有好的工作,好的生活,好的前途。从小到大,小孩儿们就是被大人长辈们灌输着这样的理念,长辈们也很辛苦,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上大学。

就是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教育主流就是教给学生们最好的技能和技巧,考出更高的分数,拿到更高的排名。在这种体制下,确实成就了不少“强人”!

“如果,我的爸爸妈妈不在了,我会恨死周围的人,老师,校长……你们教我技术、技能,为什么不教我道德?”胡斌在忏悔自己的过去时也在质问着。

“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事件,我们都知道,可还有人是否会想过,这样的东西都是只有博士学位的人才造的出来的。是的,他们这些头顶着光坏的知识精英们,就是咱们培育出来,在道德层次上表现得就是如此空白。

“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和胡斌这样类似的情况,应该是目前每个问题少年的正常经历。我不晓得,现在很多教务管理工作者,身为人师,是否秉记着老祖宗“有教无类”的道德。我目睹过身边这样的事实,很多教师为了“洁身自好”会及时“清除”问题学生,教师们担心这样的学生影响他们的班级,影响他们的年终考核。在我高一的时候,我们学校作为县里唯一所省重点高中正在抓学风建设,对于有不符学校校规的学生都给以严肃处理。我班里有个男同学X,是寄宿在学校的外县人,X是个很机灵聪明的男孩儿,他很擅长数学,为人也很风趣幽默。也许X远离父母,没人监护着,就开始放纵自己了,他学会去网吧通宵。终于有人打小报告,他被班主任抓住了。说实在,到现在我都一直瞧不起这个班主任,他把X开除了,还当着全班人的面正儿八经地说X是渣滓,似乎“杀一警百”。我依然清晰地记得X在回到教室收拾东西时那副表情,我看到的是一种不舍、是一种无奈。我想,如果为人师者通过一种思想的道德教育,而不是这种方式,X所感受的应该是真正的教训。

日本有部漫画叫《GreatTeacherOnizuka》(《伟大的老师鬼冢》),里面的鬼冢英吉说了一句我很欣赏的话:“我确实是很笨,又爱惹是生非,也许真的不适合当老师,但是如果我是老师,我绝对不会让我的学生做出会被人家骂人渣的行为。”这种简单的为人师者的思想,其实就是最明白的道理。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想,一个合格的“师者”首要的任务就是“道”。无论是学生,还是其他人,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可能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或者一本书,就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人一定很不简单,这是这个题目给我的第一印象。故事的主人公叫胡斌,小时候便有着很强烈的逆反心理,来自兰州市的他。曾经是一个不好好学习,爱玩游戏,整天打打杀杀甚至打骂父母的危险分子。由于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打架,而且他从小就不听话。上四年级时,经常要弄得学校不得安宁。在上课时,老师也只是希望他只要不影响他人学习睡觉都可以。他打架抽烟喝酒,经常旷课欺负老师,哪个学校都不要他。这是看这个片子开始时老师告诉我们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认为不可就药的人最后还是浪子回头了,是什么东西有这样巨大的力量能使这样一个人改头换面呢,起初我也很好奇,带着这种好奇心我静静地看完了胡斌对他这二十二年来的忏悔自述。细细品味胡斌所讲,胡斌当时真的是属于极度的悬在危险边缘的学生。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成天打仗,抽烟,上网。如果只有这些那还不算什么,更甚的是他打骂父母,欺负老师,反正学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他都没有。听胡斌的讲述有很多细节使人心酸和感动。他妈妈因为他的胡闹实在没办法就把把胡斌送到姥姥家去上学,在姥姥家不好好上,被开除,就去爷爷家上,可是还是没有好好上又被开除了,基本一个学期一个学校,总共被13所学校开除。

胡斌不上学的年龄是十五岁,当时妈妈同意他不上学,他当时很高兴,就这么的,胡斌逐渐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人,因此可以说他从小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家里很多长辈很多也是社会上的人,他在当地名气也是非常大的,吃喝玩从不给钱,也没人敢要,白天吃喝玩,晚上和朋友结伙去打架,去砍,斗殴。上私立学校时候看周润发的电影影响挺大的,宿舍里就放古惑仔,宿舍里的人都爱看,觉得就应该这样,多潇洒整天打架多厉害,更可悲的是他们把打骂父母欺负老师当成光荣。“你敢打你的爸爸妈妈吗?你敢欺负老师吗?”胡斌如是说。

浪子回头的胡斌说完这些给在场的父母、亲人、老师深深的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包含着多少父母亲人的心酸的眼泪啊。胡斌还讲述他因为网瘾被网络毒害,身心受到严重损伤,后来出事了,一个整天和他混的朋友死了,19岁。妈妈知道后就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先离开兰州,到北京。她给我一些学费让胡斌在北京学习,但胡斌一到北京就把钱挥霍了,没办法他就到一个姐姐开的酒店打工,但还是特别傲慢,想去就去不去就不去,最后弄得很难堪,最后就走了。他玩游戏的状态更是吓人,电脑旁边就放一台冰箱,饿了就吃,饱了继续玩,就这样一玩就是连续几天不动。就因为这样导致他后来走路都走不稳。

机缘巧合,胡斌的妈妈答应只要他看完弟子规就就给他回北京的路费,胡斌一看到这个弟子规的片子就好像终于找到归属一样,一看就是三天三夜,就仅仅这么几天,胡斌的人生彻底改变了,他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是他还是将信将疑,但胡斌的妈妈非常有智慧,她让胡斌去敬老院做义工,几个月过去了,收获终于来了

胡斌发现做一个好人同样也能受人尊敬,同样也能找到工作。就这样胡斌开始了他的传统教育之路……

其实这个故事很让人受启发,处境再不好只要信念不倒就有希望,就像胡斌的妈妈,二十二年来胡斌的妈妈从来都没放弃过胡斌,这才造就了胡斌的浪子回头。时间是使人成熟的很有作用的东西,但对不同的人,他或长或短,或崎岖,或坎坷。如果早点让胡斌看到这个片子未必能够打动他。因为毕竟他还是渐渐的因长大而成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因为他喜欢的事都在他很小时候都享受过了,遇到弟子规便如鱼得水,找到了自己真正寻找的东西。弟子规真的很强大,传统教育也真的很重要,它能改变一个人……

其他人还在看

你是我的兄弟观后感(精选好文)


10月25日,公司组织部分员工在县政府大礼堂观看了《你是我的兄弟》这部感人肺腑的反腐倡廉电影,观看电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不仅为故事里的人和事纠结着、高兴着,也为故事中两位主人公之间的兄弟真情所感动,更为两人于患难中最终所表现的不离不弃和相互信任、支持而共同面对邪恶的勇气所敬叹,这不禁让我想到,如果自己是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又会该如何面对?

电影《你是我的兄弟》讲述郑十一在二天内对一起反贪案件的办案过程,主要通过以兄弟感情纠葛为这起反贪案件埋下了伏笔,影片不在于办案侦察时有多么的惊心动魄,而更在于那段感人至深的兄弟情。

影片讲述着两位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的美好童年及长大后不一样的人生对比。虽然一同长大,有一位却是高高在上的优秀检察官他叫“郑十一”,而另一位却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还伴有犯罪嫌疑的他叫“袁向东”。由于他们地位的悬殊和生活不同,虽然共同成长过,可如今却不能站在同一立场换位思考、真诚交流,而是各自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不为对方考虑,因为彼此早已忘却了当年的兄弟情。

随着故事的发展,最后因为检察官“郑十一”不为艰难,以及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他突破了曲折,以真情与诚心融化了“袁向东”冰冷的心,也赢得了他的尊重,并将他在犯罪的边缘拽了回来。然而,两兄弟的心又重新靠在了一起,从而使“袁向东”积极配合“郑十一”在法庭上做出了有效的指证,最终破获了这起反贪案。

这其实也是一场深刻的心灵洗礼。故事不仅从正面歌颂了人民检查在工作中保护人民、打击、预防犯罪,展现了我国司法为民的公正性。从侧面又告诫着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都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只有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想问题、办事情,我们才能收获心与心相交的真诚。

在影片中我学到了以心换心的真诚与感动,最温暖真挚的感情除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是伟大的友谊了,故事虽然平淡却充满着无尽的爱与包容。在人与人交往中,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及挫折都不必惧怕,只要以诚相待、用心相交,所有问题与矛盾都会迎刃而解。要有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及永不放弃的执着勇气我们才能收获成功的欢呼和喜悦。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开出和谐之花!

几天看完了热播大剧《你是我的兄弟》,看完这部电视剧,我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看着“一枝花”悄然零落,在我眼里这就是悲剧的谢幕。

翻来覆去想了好些日子,我的思想总在围绕着花蕾蕾不停地转,我不解,一对恋人马学军和一枝花为何不能终成眷属?天资聪慧的花蕾蕾为何会被这个社会蹂躏,在那个大变迁的时代,她事与愿违终于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这是为什么呢?

先看她的童年成绩优越,家境殷实,无疑是天上的凤凰,天上的凤凰美丽,飘逸,站得高看得远,但她又是如何的脆弱,一遭受刮风下雨便一蹶不振,第一次的失利是在她的高考,她没能考上大学,以他的能力完全有机会再考考上大学,她今后也不会去税务局那样的机关工作半生可她退缩了,她说:“她不想被再次打败!”

当她的爷爷过世。她再次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她只是迷茫,迷茫的继续着生活,这时的她完全可以顺应潮流下海经商,充分利用各种还未淡化的人际关系,可以迅速成为一位成功商人。可她再次放弃了这个机会,有人说她是清高,我却不然,清高分很多种,像陶渊明那般境界那才叫清高,而她,在她的内心深处那是一种自卑的骄傲。她仍想成为像小时候一样的公主,但她无能为力,他无法用自己的能力成就自己,这时她只能用臆想来满足自己公主的虚荣,那是多么无力啊,那是清高吗?那是脆弱。

之后的赵远志骗婚使她公主的形象完全被打破,她已无法维持,离婚后的她沉沦在社会中,不知何去何从,此刻的她终于放下了架子找了马学军,她终于愿意与马学军结婚,虽然这是对的,可这是被社会所压制的啊。在社会面前她被彻彻底底地打败。

究其种种,花蕾蕾的骄傲,脆弱是其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失败的根本原因。

想到这,我无疑联想到现今社会的优等生像我这般,童年的一帆风顺,王子公主般的待遇,骄傲,但真正的脆弱是无法经受社会的考验的,现在的花蕾蕾难道不应该惊觉吗?

说到这,我终于明白为何我如此喜欢花蕾蕾,和我爱自己是一般道理。

看了《你是我的兄弟》这部感人肺腑的反腐倡廉电影后,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乎还沉浸在故事的部分情节中,不仅为故事中的人和事纠结、高兴着,也为两位主人公之间的兄弟真情所感动,更为他们于患难中所表现的不离不弃、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而共同面对邪恶的勇气所敬叹。

《你是我的兄弟》讲述了检查官郑十一在二天内对一起反贪案件的办案过程,影片中虽没有惊心动魄、扣人心悬的侦察情节,那段感人至深的兄弟情真实可信。真正再现了两位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的美好童年及长大后不一样的人生写照。一位是高高在上的优秀检察官,而另一位则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还伴有犯罪嫌疑。由于他们地位悬殊和生活环境的截然不同,不能站在同一立场换位思考、真诚交流,而是各自站在各自的立场,不为对方考虑,彼此忘却了当年的兄弟情。随着情节的发展,终因“郑十一”不为艰难,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突破了曲折,以真情与诚心感化了“袁向东”这颗心,赢得了他的尊重,把他在犯罪的边缘拽了回来。然而,兄弟俩的心又重新靠在了一起,使“袁向东”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积极配合“郑十一”在法庭上做出了有效的指证,破获了这起反贪案。

故事不仅从正面歌颂了人民检查官在工作中保护人民、打击、预防犯罪,也展现了我国司法为民的公正性。从侧面又告诫着我们不任做什么事,我们都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收获心与心相交的真诚。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以心换心的真诚与感动,故事虽然平淡却充满着无尽的包容与爱。在人与人交往中,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都不要惧怕,只要以诚相待,问题与矛盾都会迎刃而解。要有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及永不放弃的执着勇气我们才能收获成功的欢呼和喜悦。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开出和谐之花!

绽放观后感(精选好文)


绽放观后感吴孟熙

今天下午,我们全校师生在操场上观看了《绽放》这部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残疾人艺术团里有许多的残疾人,他们有的失明,有的失去听力,还有的肢体残疾。其中有一位盲人女孩,她的名字叫月明,她的钢琴弹得非常好,达到了十级水平,但是在她找工作的时候,许多单位都不要她,只因为她是盲人。后来,在艺术团方团长的帮助下,月明终于在一所学校里当上了音乐老师。艺术团里的乔吟、大凯等残疾人在团长和老师们的关爱下,也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意志,勇敢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最后都取得了成功。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绽放”的意思不仅仅是花朵的开放,更是生命之花的绽放,这些残疾人就好比花儿,他们绽放的生命之花如此绚丽,如此多彩。我深深感动了。听着月明那悠扬的琴声,我不禁想到,谁都有生活的权力,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海伦·凯勒被命运之神夺走了视力和听力,她却用勤奋和坚韧不拨的精神紧紧扼住命运的喉咙。她一生共出版专著14部,她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成为激励人们不懈奋斗的经典作品。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他在年轻时就全身瘫痪,被禁锢在轮椅上,但他却在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提出了著名的“黑洞理论”,他是令世人折服的强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残疾人,他们顽强拼搏,身残志不残,用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绽放出超过常人的绚烂的色彩。

我是一个健全人,但是我遇到困难就退缩,和这些残疾人一比,我太渺小了。看过这部电影,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我也要让有限的生命展现出无限的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活得光彩明亮。

门第观后感(精选好文)


电视连续剧《门第》讲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婚姻生活,市井小民何春生与都市白领罗小贝,两个具有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人组成家庭,并开始了一场互相渗透家庭文化的战争。在“门第”观念之下,爱情显得那么苍白:影片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门第”观念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即便侥幸打破了“门第”观念,婚姻依然难以幸福。何春生和罗小贝虽然依照旧习结婚了,但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的不同造成两人在一起生活都很痛苦。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如果我是何春生,生活绝不会如此糟糕。何春生一家人都有穷人身上的弱点:那就是自尊心太强。有自尊心固然好,但不应过于强调,过于自尊就是自卑的表现。比如说罗胜利给妹妹钱买房子、装修、买家具等,何春生非但不表示感谢,反而心生芥蒂,人家罗家又没有要嘲笑或攀比的意思,你何家又何必跟自己较劲呢!说句不好听的,到了后面两人结婚后,要不是罗家,何家能过上幸福生活吗?可何春生也实在太离谱了,放着自己的老婆孩子不管,去管一个毫不相干的,这不是教一些小女孩不劳而获吗?丁小曼这样的人真的有吗?太可恶了!我要是剧中人(无论谁都应该)早打她了!

罗小贝是我欣赏和喜爱的女孩子,一直以为她和马小龙是错误的,却没想到何春生才是个错误,不知道这部戏是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不过可喜的是每个演员都很有功底,他们都把自己的角色塑造的很好,尤其是罗小贝,她一直那么宽容大度,最主要很有修养,无论对方多么无理取闹,她都不会做过分的事,她甚至都不需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可以让对方自己觉得尴尬,挺好!佩服!在爱情方面,无论丈夫如何过分她都不发脾气,却也不是逆来顺受那种,还能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家庭方面,无论对谁都关心周到,对金钱毫不吝啬,对父母孝顺,对孩子照顾周到;在工作方面,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在是现代女性的楷模!

这部戏的争议很多,但剧情很扣人心弦,让你忍不住要一口气看完,也算是一部好戏了。观后感》

兰陵王观后感(精选好文)


很长时间没有追剧了,可是不知不觉已经追《兰陵王》了一周。我忘记了是怎样的因缘,让我得以在这个盛夏和这部古装偶像剧倾心遇见。不管怎么样,没有错过。就这样,我在对剧情梗概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接触这部剧。男女主角没有即刻现身,开头的十余分钟看得我云里雾里的不知所云,所以起初它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观看欲望。心不在焉地看了一会儿,直到在沙场上英勇杀敌的男主角冷峻坚毅的脸庞跃入眼帘,直到男女主角在温泉里上演了一出雷得我一口水差点喷到键盘上的戏码,我这才会心一笑,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其实我没打算这么早写观后感,尽管分集剧情和结局我已经了然于胸。我需要时间把自己从中抽离出来,恢复一下因为太过入戏而劳损的神经。可是昨天晚上第23集的预告看得我心里很是酸涩,有很多话堵在胸口,索性一吐为快。还是从演员着手说说我的一些感受吧。

林依晨和杨雪舞篇

看着看着就意识到了林依晨是该剧的女主角,还是有一点意外的。这样说并不是不喜欢她,相反地,我以前也有看过她的作品。她本身就有邻家女孩般的气质,饰演的又是一些很接地气的角色,还是比较讨喜的。对于她饱受诟病、像从偶像剧穿越而来的的声音我倒是觉得无伤大雅,只是我就是想象不出她会和男主角擦出爱的火花。慢慢地这些想法就不存在了。主要是她的演技太深入人心,不会让人产生违和感。她饰演的杨雪舞对兰陵王可谓是一心一意,感人泪下。如果说兰陵王面对郑儿还有那么一丝思想出轨的苗头,杨雪舞可是做到了始终如一的坚贞和专情。特别是我好奇心大发,忍不住看了结局预告,为了保住兰陵王的孩子,她以命相抵,苦苦哀求宇文邕救她腹中的孩子,这份深情天地都为之动容。暂且不说她的形象存在多大偏差,起码她很用心很投入,没有敷衍和糊弄观众。而且编剧在美化了这个人物之后并没有进一步将她神化,适时地暴露所有女人都有的她也不例外的一些醋意和小性子,也还算合情合理。

冯绍峰和兰陵王篇

冯少开始进入越来越多的人的视线是通过一部令他一炮而红的清宫戏《宫锁心玉》。而我知道他可以追溯到20xx年的《锁清秋》。故事的开端是他和情人江雨萍蓄谋陷害杜兰嫣,接着他乘着竹排着一身长衫吹着箫很拉风地出现在画面里,露出他延续至今的招牌式笑容,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形象绝对健康阳光,着实让我惊艳了一把,很难让人把剧中他和别人苟合的事实联系在一起。印象中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他的作品,顿时惊为天人,自此念念不忘。曾经也按捺不住喜爱之情地向不少人提起过他,可惜没有人知道他。我心下黯然,按理的话他形象出众,演技也不是没有,就是接一些烂俗的偶像剧也不至这般没有名气,所以很替他感到惋惜。时间过得真快,想不到三年后他凭借《宫》中八阿哥这一角色厚积薄发、一鸣惊人,让很多人认识记住并喜欢上了他。如今他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升,演技广受好评,终于可以自豪地说一句:绍峰不红,天理都难容啊。所以这次看到是他主演兰陵王,还是很期待的。网上有一些关于他的容貌和历史人物不太符合的议论,我是觉得无足轻重,又不是纪实片,再说又不是重大史实的出入,所以没必要小题大做,总体来说还是好评居多。看了有一半了,之前并不知道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盖世奇才,还是很喜欢冯绍峰版的兰陵王的。历史上的兰陵王本身就有着儒雅气质,在这一点上冯少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信手拈来。他成功演绎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深具忧国忧民情怀的历史名人,不由人不相信真实的兰陵王也确实是这样一个人。我对冯少演绎的兰陵王还是有很多感触的,在外人眼里,他一身浩然正气,铁骨铮铮,胸怀天下,是个顶天立地、万民敬仰的英雄。只有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他才可以暂时抛却红尘烦恼,自然流露他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脆弱孤独、柔情似水的一面。第23集中他向雪舞落泪剖白心迹那一段真真把人的心折磨得生疼生疼,这也是我决定现在诉诸笔端的直接原因。对雪舞好得没话说,相形之下,对郑儿就绝情刻薄了许多。她固然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但是一个男人如此不念旧情,如此狠绝地对待一个爱慕自己的女人还是很令人唏嘘的。这就是人类的通病吧,一旦不爱,一旦恨上,恨不得让对方死。大概也不能对他过于求全责备,要知道他是如此光明磊落的人,眼里必然容不下此等狠毒之人之事,况且他那么信任她,因为她不惜对雪舞加以指责,甚至差点令他沦为一个背信弃义的负心人。若论起来也算情有可原吧。

陈晓东和宇文邕篇

说实话,八卦如我,对宇文邕的扮演者陈晓东却知之甚少。很长时间以来我只知道他是张柏芝很早以前的男友,他对我来说仿佛横空出世,我连他的主业是唱歌还是演戏都不知道。我对这样的奶油小生并不感冒,倒是网上有很多人对他赞不绝口。起初他利用了雪舞的善良帮自己脱险,对他很反感,当后来看到他对兄长的遗孤各种有爱和疼惜,以及他屈居在宇文护的淫威下不得不忍辱负重的屈辱,还有他能够对出于皇室利益与之结合的妻子以礼相待,对他的印象得到改观。到最后他在雪舞命悬一线的时候不顾自己的安危挺身而出,倒也不枉雪舞对他真心相待一场。是个真君子。

韩晓东篇

说实在的,我觉得韩晓东死得有点可惜,他看起来不像个泛泛之辈,在这个乱世建立一番伟业还是极有可能的。可是他就那么点志气,能守护在杨雪舞身边他已经很知足了。他好像就是为遇见她而生的,结果也是为她而死。当然他对于杨雪舞和兰陵王来说是居功至伟、功不可没的。恐怕连他自己都被自己的伟大感动到了。他说过,雪舞对他来说就像天上的月亮,他当然喜欢她,可是他绝对不会妄想摘下它,那叫自不量力,可见他爱得很卑微。他言重了,没有人会这么想。如果他能早兰陵王一步认识雪舞,势必又是另一番情境。他在剧中的命运也就这么着了吧,可以肯定的是,韩晓东的扮演者魏千翔能够凭借这个角色收获一杆粉丝是没跑了。

郑儿篇

这个角色招致谩骂和唾弃是必然的。因为这个女人的所作所为确实到了令人发指、人神共愤的地步。太工于心计,就是放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是她的对手。也太偏执,心理极度不正常。爱一个人没有错,为爱付出和牺牲更没有错,但是打着爱的旗号兴风作浪、图谋不轨就大大地不地道了。到最后也没有丝毫悔改之心,还想着报当初兰陵王辱没和抛弃之仇,从而直接导致了兰陵王和雪舞天人永隔的悲剧。这就是典型的因爱生恨。女人发起狠来可不是一般的可怕,造成的伤害绝对是致命的。追根究底可能还是因为她本性就并非纯良。从她身上也可以看出来,自身觉悟的高低或多或少决定着一个人走上怎样的路。几天前又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类似的一句话,女人嫁什么样的人就走什么样的人生路。她成为坏人的底子本来就不薄,又有一个太子推波助澜,想不坏都难。

高纬篇

看到太子那张便秘一样难受的脸我就难受。一句功高盖主就要一位忠良以死谢罪,以达到巩固自己地位的目的,欺人太甚哪!我们就在这里祝他早日亡国好了!

后记:最后,杨雪舞终于如某些人所愿死了,但愿那些因她而起的的冲天怨气也可以划上休止符。是为题目的寓意。观后感》

慈孝观后感(精选好文)


今天,我看了《慈孝》亲情三部曲之依靠、坚守和陪伴,这三个故事每一个都深刻地讲述了亲情的可贵。尤其是当我看完《依靠》这个故事,我的眼泪竟然夺眶而出。那深深的母爱,让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依靠》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一位母亲含幸茹苦地养大了儿子,在一次儿子回乡探亲的时候,母亲做了一桌可口的菜,儿子吃得津津有味,母亲欣慰地看着长大的儿子。可是儿子工作太忙了,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母亲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工作,忍住不舍之情,像往常一样送儿子去村口,可是,这个时候的母亲已经不是当初身轻如燕的母亲,如今的母亲拖着年迈的身子,迈着艰难的步伐,一步一步把儿子送到村口,看着儿子上了车,母亲才一手托着腰,步伐缓慢地一步一步地往回走,这个时候儿子难忍离别之情,想多看一眼母亲,于是转回头,才发现了母亲已经不再年轻了,心中万分感慨,急忙停车跑向了母亲,深深地抱住了母亲。看到这儿,我终于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忍着年迈的身子去送别儿子,那是因为母亲想让儿子放心,安心地工作。这一刻我才明白,母爱深入海,瀚如天,似乎永远只有付出,付出,再付出,而无需任何回报。这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崇高!

想着想着,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她也像这位母亲一样为我付出了很多,她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致地照顾我,而且在学习上也十分关心和严格要求我。有时候我作业做得很晚了,她会在旁边一直默默地陪着我,直到我做完作业,上床睡觉后她才会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休息。记得有一次,妈妈下班晚了,而我吃好晚饭就要去上奥数课,爸爸正好去富阳出差了,妈妈顾不得吃晚饭,一回到家就把我送到了培训学校。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妈妈总是把我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而处处忽略了自己,有时候我看着辛劳的妈妈,想帮妈妈做点事。可妈妈却说:“你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把自己的功课弄好就行了。”妈妈的话是多么的平常朴素,可它传递的却是那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深深地温暖着我的心。

母爱是无私的,母爱又是伟大的,它处处存在在我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我想我在享受母爱的幸福同时,也应该学会感恩,用我的爱去回报它。

302许嗣泓观后感》

扫毒观后感(精选好文)


前两天刚看了一部电影--港片《扫毒》。

先来说说,这部电影的基本情况吧!《扫毒》讲述的是以马昊天为首的毒品调查科,与手下张子伟和卧底苏建秋在执行一次跨国大型扫毒行动中,被毒犯巨头八面佛识破后遭遇反埋伏,最终全军覆没。本来是好兄弟的三人,面对困境和诱惑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此命运大为不同的故事;但最后三个好兄弟齐心协力,用生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影片分别在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泰国取景,重头戏主要在泰国,包括出动军用直升机、潜入鳄鱼潭,以及大量的爆破和动作场面等。导演陈木胜称,《扫毒》是一部比自己以往所有作品更狠、更写实的动作片。

在网上看到大家对这部影片褒贬不一。有网友的看法是,这部影片的初期是警匪布置,是一个写实的港版卧底《毒战》,三兄弟为扫毒一起努力的故事,结果中期成了琼瑶阿姨的设定,末期直接成为了科幻片,认为这部影片存在各种硬伤。也有一些网友认为,这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影片,认为故事主线脉络很清晰,三位主角刚直不阿,为了剿灭泰国毒贩,拼死一搏,反遭暗算,危机关头,险招惨胜……认为陈木胜导演把电影里的友情元素做到了极致,真正体现了情与义、值千金。

至于我的看法是,当时看完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这部电影太赞了。一直以来,我都是比较感性的人。我个人对于电影技巧什么的也不了解,看电影纯粹就是看电影里面的情节、人物以及人物表现出来的情感。在这部影片中,主演刘青云、古天乐和张家辉,三个都是专业演员,对于他们的演技没话说啦!电影情节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兄弟三个的情义。他们一起踢球,一起成长,一起当警察,再一起扫毒,一起前往金三角。里面的关于情谊描写的情节,实在令人感动!

其实,我不喜欢看警匪片。我觉得他们太暴力、太血腥了。那种关于黄赌毒的情节都不太吸引我。男生可能对这些都会比较感兴趣吧,比较热血!像我这种女生就比较看重情感方面的内容。所以,这部影片还是很不错的,在我看来。

观后感》

张艺谋归来观后感(精选好文)


读过小说《陆犯焉识》的人就会知道,根据这部小说去改编电影有多难。太多的细枝末节和心理活动,放到影片中去表现难免琐碎不堪。而张艺谋的新片《归来》却用出人意料的回溯方式,讲了一个与小说相较似是而非的故事。从改编的角度来看,老谋子交出的答卷并非十分准确,但以一部电影来说,《归来》无疑是感人的。

理解不一样

一百个人看《归来》会有一百种理解。年轻人看到的或许是无望的爱情长跑,平反归来的陆焉识急于进入爱妻混沌的记忆世界,苦苦守候的冯婉喻坚持自己的回忆和等待,两条相互守望的爱情轨道注定无法在清醒的现实中重合,辛酸而令人揪心;年长者或许能读出故事背后的隐喻:浩劫后的重生,苦难中的希冀,不幸的往昔以千百种方式影响着每个人,被碾碎的过去紧紧啮合着普通人的当下与未来。故事呈现的只是小说的冰山一角,却因两个人互相的不离不弃而呈现出极强的张力,足以在2个小时里把人摁牢在座位上,直到结束,都会因沉浸于剧情而久久无法起身。

含蓄不张扬

和张艺谋以往的张扬镜头不同,《归来》的叙述和场景极尽朴素:没有观众熟悉的“中国红”,没有想象中的花前月下,主人公连形体接触都很少,但平静内敛的表象下,是张狂汹涌的情感暗潮。一个背影、一次拥抱、一个凝视、一段《渔光曲》,都让人耸然动容。最典型的桥段是在最后,面对缓缓关起的铁门,夫妻二人在雪中默默等待。没有结果并不意味着毫无意义,一个时代的残酷和荒诞,成就了片中人物的无奈和承担,就是这份承担下的坚持和忍耐让人肃然起敬。

片中唯一的一次尖叫,是丁嘉丽扮演的“老方妻子”发出的。陆焉识拿着“饭勺”去复仇的结果,是看到仇人妻子哭喊着质问“专案组什么时候能放了他?”略带诙谐的调侃,好像是在一棵大树上嫁接了一朵花,令人有些意外。在“报应不爽”的默契中,温良之外的爆发让人回味良久。

表演不含糊

和饰演陆焉识的陈道明比起来,扮演冯婉喻的巩俐更令人印象深刻,她把自我打成粉末,揉捏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的人——一个平静、忧伤、克制的中国传统妇女。她身上似乎总笼罩着一层薄雾,看上去淡淡的,毫不张扬,但一蹙眉、一转身都是戏。那个严歌苓笔下“安静本分、精巧细气、偶尔一瞥又‘艳丽大胆’”的冯婉喻,在她身上活起来,跳出来,所有的深情和刻骨的伤痛,不动声色地尽情挥洒出来。她的表演好像蚕丝织就的细密茧笼,缠绕住自己和观众的情感,密封发酵,内劲十足却毫不张扬。银瓶乍破水浆迸,情感便发酵成观众的眼泪,影厅中不时能听到吸鼻子和抽纸巾的声音。张艺

《归来》剧情梗概

陆焉识与妻子冯婉喻多年未见,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两人却失之交臂。等他再次归来时,患病的冯婉喻却已认不出他。繁华落尽,他们怀着各自强烈而执着的爱,在永远的等待中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