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烈士陵园观后感杨子荣烈士纪念馆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坐落在海林市的东山烈士陵园的青松翠柏之中,是为了纪念著名的侦查英雄杨子荣而修建的。今天作为群众路线教育的自选动作,我局选择了参观烈士的先进...

活动范文 > 活动心得 > 导航 > 杨子荣烈士陵园观后感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杨子荣烈士陵园观后感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2022-04-01

【www.nns88.com - 烈士陵园观后感】

在我们对活动产生了新的想法时,我们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讲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心得体会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况,到底如何才能写一篇优秀的活动心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子荣烈士陵园观后感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杨子荣烈士陵园观后感

杨子荣烈士纪念馆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坐落在海林市的东山烈士陵园的青松翠柏之中,是为了纪念著名的侦查英雄杨子荣而修建的。

今天作为群众路线教育的自选动作,我局选择了参观烈士的先进事迹,接受一下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说是自选动作,其实,也不是什么创新,因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在群众路线教育开展的时候,就率先到了这里参观学习,随后市里的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都陆续到这里参观学习,似乎到了这里,受受教育,我们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加坚定,我们的宗旨意识才能更好的树立,我们的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更加牢靠。

今天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早上九点钟,我们班子一行就出发了。在这样好的天气出行,心里确实感觉很不错,有一种放飞的感觉。车行在高速公路上,放眼望去,远处的山积雪已经不在,有的地方在泛着绿色。远处的田野里,可以看到一些忙碌的身影,好像是在栽种着什么秧苗。是啊,大自然真是神奇,刚刚从寒冬回过神来,温暖又与我们不期而遇了,我不由的发出感叹。

车行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海林,我们先是在海林市司法局开了座谈会,征求一下基层司法行政单位对我们局班子和每一个局领导的意见。一共七八个发言的,就有三四个提到了社区矫正工作,对我所主管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很中肯,有的也很尖刻。其中有一个司法所的所长说我们办的社区矫正培训班,培训内容不适用,而且还收费,应该为基层服务,这样收费,有损市级司法局的形象。其实,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在思考,培训工作其实就是一个很尴尬和无奈的工作。社区矫正工作从开展的那天起,市里就不给拿一分钱,但为了搞好这个工作,我们还必须对每一个社区矫正干部进行培训,但培训就需要经费,那只能羊毛出在了羊身上了。从培训的那天起,我们也尽量的贴近社区矫正实际,我们请了专业的老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同志详细的介绍相关的知识,说不适用,我不太认可,但你收人家费了,就不能不允许人家指责。正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从今年开始,就没有开展这样的培训,今后我也保证不会再做收费的培训了。

开完征求意见座谈会,我们就驱车去杨子荣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很近,就在子荣路的东头的半山腰上,一眼望去,顺着山势,坐落着偌大的烈士陵园很是壮观。大约五分钟的车程,我们就来到了纪念馆门前。这是一座新建成的纪念馆,占地在几万平米,海林市委市政府花巨资修建的,要比原来的老旧小的纪念馆要气派了很多。

走进纪念馆就走进了苍凉悲壮。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杨子荣的全省铜质塑像,塑像全高是3.1米,为什么要建这个高度,经过解说员的讲解,我得知是因为,杨子荣1916年出生,1945年参军,他参军的岁月也就是在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抢占东北的时刻,抢占东北就意味着就抢占了中国的工业基地,就抢占了中国的大后方,也就意味着抢占了战略要地。所以杨子荣参军后,就跟随部队开赴东北,开赴到牡丹江一带进行剿匪,担任侦查排排长,在剿匪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就殒命沙场,壮烈牺牲,死时年仅31岁。这样一个鲜花怒放的年岁,这样的胆大心细机智勇敢的青年战士,在那个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环境里,他的死不免让人产生悲凉和壮烈之感。为了纪念他,纪念这位剿匪英雄,智慧的海林人民就把他的塑像铸成了三点一米高。这是一个恒久的高度,也是一个恒久的年岁。但在这恒久的韵意中,始终包含着一个永恒不变、历久弥坚的追思。

走进了纪念馆就走进了艰苦卓绝。我们都知道在杨子荣到牡丹江一带剿匪的时候,牡丹江应该是纯粹意义上的林海雪原。他们开始寄居在老乡家里,老乡的生活也是很困难的,他们的生活情况,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获取土匪的信息,他们经常是爬冰卧雪,忍饥挨饿,有时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饱饭,每一次同土匪周旋作战都是在鬼门关走上一遭,受伤死亡的事实经常发生。我看到这样一组资料,说杨子荣从当侦查排长到牺牲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他是怎么生活的,就是一个字抢,抢吃一口,抢睡一觉,抢着做准备工作,抢着完成任务,抢着照顾他那个班。他的睡觉,是走着路睡,淋着雨睡,靠着树睡,盖着雪睡,枕着石头睡。他死的时候,战友打开了他的背包,里面出了麻绳,废鞋底、破鞋帮,旧布什么都没有。他成天抓土匪,缴获的金银首饰等贵重的物品全部交公,他心里除了装着党、装着人民,装着革命,就是不装他自己。也正是因为他心里始终装着党,党从来把他视为永远没有离开的最为优秀的一员;也正是他装着人民,人民也把他死死的刻在了心头,永志不忘。正是因为他装着革命,他也就被革命高傲的抬起,捧在九天之上,永远的顶礼祭拜。

走进纪念馆,也就走进了壮丽辉煌。这个壮丽和辉煌是杨子荣用短暂的人生书写的,是用青春绘就的。1945年底,杨子荣所在的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奉命开赴东北战场,转战海林开展剿匪斗争。在战斗中,他无私无畏,机智勇敢,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当炊事员时,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经常冒着枪林弹雨,把饭送到炮火连天的前沿阵地,送到浴血奋战的指战员手里,被部队授予工作模范称号;当步兵班长时,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屡建战功。他曾只身独创匪营,劝降400多名匪徒放下武器,缴获敌人大炮两门,轻机枪10挺,枪300多支和大批弹药,被部队授予战斗模范。当侦查排长时,他神出鬼没,机智勇敢,打得土匪无处藏身。亚布力后堵村,活捉土匪头子许氏四兄弟,歼敌1000余人;大渡川,降服吴家三虎;老蔡营子,诱擒顽匪江开山;大砬子山,智取惯匪座山雕张乐山。经过杨子荣和他战友的一年多的清缴,牡丹江地区的大股土匪基本被剿灭,剩下一些小股土匪也都销声匿迹。在庆功会上,杨子荣被部队荣记三等功。1947年2月23日,在围剿顽匪郑三炮的战斗中,杨子荣不幸牺牲。杨子荣用自己大智大勇短暂的一生,书写了无数出神入化、惊险动人的传奇故事。杨子荣的人生是及其短暂的,他还没有完全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和甜美。但他用状如闪电般的生命,书写了人生的辉煌,书写人生和民族的大美。他也用自己的闪光的人生,点亮了人民解放事业的天空,用不死的魂魄擎起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今天,我们走进了杨子荣烈士纪念馆,其目的不仅仅是东施效颦的走一走形式。如果是那样,就侮辱了杨子荣的光辉。我们一定要把他的所散发的所张扬的精神,把他的所释放的所传承的忠诚爱国的文化学到手,为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去奋斗去拼搏。这样我们的英雄才会含笑九泉,才会成为永生。

中午的时候,我们走出了纪念馆。感觉总有一股暖流在全身奔涌,不可名状。但细细琢磨后,我知道,这是英雄火热的情愫,在我心中鼓荡;这是英雄绵绵的期望在我的血液中升华。我们一定会记住你的遗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NNS88.coM

编辑推荐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观烈士陵园有感

(黑龙江潘教员)

革命烈士陵园内松柏环抱、绿荫满园、安静庄严,宛若我们今天参观烈士陵园的心情————肃穆、感动。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又感动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有激情。但那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再次沸腾。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革命斗志,我们在烈士墓前鞠了躬,那不是普普通通的一鞠躬,那是充满敬意的充满情感的一个弯腰。我们献了花,那是凝聚着我们无限情感的一束鲜花,或许先烈们也在看着我们,这样一代新中国的中华儿女,如何来完成他们未完的使命。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朱瑞将军,赵一曼,杨靖宇同志,无数叫上名的,叫不上名的都让我们震撼了。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汇聚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时,那便是永生。

烈士们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一块块碑文,一座座坟墓。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此次学习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无数的革命先烈们——您好!我们在向您们真诚的瞻仰,我们更会永远地向您们——学习致敬!

观麻城烈士陵园有感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麻城烈士陵园参观学习,通过对陵园及馆藏的观瞻,我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深刻的人生洗礼。

作为“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这里蕴藏着深厚的革命文化气息。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锻造出了王树声、李硕勋等一大批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范文先生网)整个陵园宏伟气派,庄严肃穆!走进烈士纪念馆望着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国家兴旺而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那些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先烈,他们抱着革命一定胜利的信念从大别山走出,征战南北,战场上他们英勇杀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用小米加步枪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地进攻,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壮大革命队伍,使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参观完烈士陵园,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思绪万千……。缅怀烈士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更是一种精神洗礼。他们为革命,为真理,为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奉献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要时时缅怀他们,并把他们作为激励我们工作的动力,进而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真理的追求。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永远坚定党的信念,时刻怀揣革命先烈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及对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永远保持对事业的激情,对生活的热情,对人民的感情。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武生院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战马观后感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文/余亚茹

这是一段关于人与马之间深厚情谊的故事,这是一段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是一段关于人性善良和美好的故事。斯皮尔伯格的这部《战马》,既有着史诗般的恢弘气势,也有流淌在画面中的汩汩温情。

乔伊是一匹从降生就注定不凡的战马,前额有着白色十字星形的鬃毛,让它看起来更为独特。影片最开始乔伊为艾伯特家犁地的段落,就显示了它的与众不同。村庄里的人不管是普通邻里还是艾伯特家的地主,都不相信这样一匹刚出生不久看似弱小的马匹能够犁地。但是艾伯特始终坚信它有巨大的潜力。在艾伯特的鼓励声中,音乐带着胜利的振奋,镜头中的泥土被彻底地翻过来,看似不可逾约的大石块也没能阻碍犁刀的前行。乔伊的勇敢和潜力在此时已显现。

不管是一匹马还是一个人,他的成长都必定经历一定的磨难。在《战马》里,这磨难就是一战。战争,意味着死伤,意味着流离失所。同艾伯特同甘共苦的乔伊被带上了战场,意味着它同主人也许再不能相见,意味着它的命运从此由上天决定。这让观众从它被上尉牵走的一刻,就开始担心。然而,在战场上的乔伊,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好心人。它的幸运,不仅仅是反映一匹马的命运,更多折射了人性和战争的样貌。好心的上尉将乔伊当成自己的座驾,爱护有加;帮助乔伊免于被射杀的军中少年因逃跑而遭到枪击。在这里,善良的心灵、年轻的生命,都在这种看似为“正义”和“荣誉”而进行的战争中毁灭了。导演回望历史的态度已十分明显。

最令我动容的,有两个段落。一个段落中,乔伊竭力奔跑,被战地的铁丝网缠绕而无法动弹。这样一匹马竟然让两军对垒中的“敌人”化为了朋友。英德两军的战士,可以为了这么一个生灵,暂且举起白旗,暂且搁置下“战争”、“对立”、“仇恨”,为了这匹马的生命和自由而合作。这是怎样的力量,能够超越国籍,超越战争,超越对立和仇恨?也许,这就是悲悯,就是人性。正是乔伊的困境激发了分立在两个战壕战士的人性中的悲悯和善良。斯皮尔伯格让观众在战争中依然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就是因为他捕捉到在极端环境下人内心的美好品性。

另一个段落,是乔伊和艾伯特重聚的部分。当在战火中暂时失明的艾伯特吹响了只有他和乔伊之间才有的“口哨”。乔伊回头了,潜藏在艾伯特内心中对重逢的期待此刻流露出来,这同样也是观众的期待。艾伯特从人群中走出,他对乔伊的惦念、牵挂,都体现为此刻重逢的激动、欣喜,乔伊对主人也是分外亲热。艾伯特不用眼睛看,只凭心去感受就能知道,这是他的乔伊,是他从小养到大的乔伊,是他始终惦念和牵挂的乔伊,是他与众不同坚强勇敢的乔伊。这是一种“心有灵犀”,是一种人与马之间同甘苦的深厚情谊。

结局从史诗般的战争又回到宁静的小村庄,历经战火的艾伯特牵着乔伊回家了。而此时的人和马,不再是当初未经世事,而是都经过了成长,经过了洗礼。他们身上的坚持、勇敢、无畏,我想,正是斯皮尔伯格想要给我们展现的吧。观后感》

超脱观后感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超脱》是一部美国青春剧,心理电影。当我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对导演在片中使用的心理元素非常赞叹,为此下定决心要看第二遍,今天终于实现愿望了。在此,写下我的观后感。

电影描述的是一个在残缺家庭成长,心理有阴影的青年在自己的人生中用行动引导和帮助周围的人健康生活,男主角的童年是一段充满创伤的经历,母亲的印象在他不断闪回的记忆中是那么的不美好,以致常使他泪流满面,见到外公时内心是瘫痪式的痛苦和极度想回避的焦虑。是啊,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过,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在今后产生巨大影响,如果童年过的不幸福,也许这个人的一辈子都是残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男主角的童年那么的不幸福,思想很混沌,一双迷茫天真的眼睛似乎想明白什么,却换来了黑暗中独自关在屋子的经历,希望有些美好的东西让自己拥有,却是一片冰天雪地里只有孤单的自己,以及母亲留给自己最后那幕惨不忍睹的绝望情形。这样的一个孩子,我们很难想象他成长后会是什么样子,但是非常满意的是,男主角没有抱怨这个世界,他对这个世界依然充满希望和信心,甚至他把自己的痛苦经历转化成一股积极的力量,引以引导和帮助身边那些正经历歧途的人,这算是男主角人生的华丽转型,也是最美好的成长路线,因为他把创伤截止在他的身上。可是,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那样呢,一个不美好的童年是不是都能被理解呢?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否则这个社会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人物存在。这些问题人物经常说的是,这个社会曾经对他不公平过,所以他要用行动告诉这个社会他的不满意,为此他们报复社会,折磨家人。为什么都是创伤经历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心理作用的产物,同样的经历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不同的行为,不同经历可产生正能量也可产生负能量,关键在于是否自己有一种宽恕、理解、觉醒、改变的信念。

这个电影中有些话语我很有感触,理解一下为:1.不要因为别人的无知行为而伤害自己的内心;2.夫妻在孕育后代之前要先修父母课,以健康教育管理孩子;3.对待生活内容我们的记忆可以做选择,请尽量选择好的一面;4.即使我们曾经如钱币一般被不断流转,我们依然不可丧失做好人的念头;5.这个社会有时候我们很好心地在帮助别人,但不一定会有回报,此时请不要放弃你的选择。

总体说,这个电影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片子,很值得看,也基本适合所有的人观看,尤其对失足或歧途的青年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对于有家庭创伤的青年也很可以一看以疗伤。

与本片题材同类的电影还有一部叫《贫穷的哈佛女孩》,也很值得一看,看了可以吸收到正能量。

归来观后感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之所以不写影评是因为这部电影不能评,只能悟。如果在影评中探讨剧情,用20个字就可以剧透完毕;如果用影评去探讨特效,商业化,音乐,拍摄手法等卖点和看点,可以用零来评价,因为以上元素一切皆无;如果用影评去剖析那段历史性带有特殊背景的时期,也无从下手,连影片都不能展开来表现,不能深刻的挖掘,否则也不会通过审核。因为影片中人物的遭遇和悲剧的发生,归根到底是由于那段特殊历史时期而造就的,文革带给那些经历过的人有太多的苦和痛,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但是通过电影和之前了解的历史,真正能够领悟到那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张艺谋导演能够直面那段历史时期,还是很值得尊敬的。

说起张艺谋,除了曾经那些经典的影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而这部电影总体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旋律简单但意义深远,曲调悠扬而记忆犹新。巩俐和陈道明的表演很到位,对人物角色的把握准确,刻画鲜明,观众的确被他们的表演打动了,对于两位演员在本部电影中的表现我可以打满分。这也是我看完电影最大最深刻的感受,史册型演员的搭配模式太强悍了,在当下商业电影横行的时代,这样一部文艺电影,艺术电影还是能更多的去唤起观众内心对过去的回忆和反省,那些有过共鸣的人自然就会被感动。对于观影我有几点提示:

1、本片适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老年观众观看,至于中青年观众想在观影中达到终极满足体验的条件,必须是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观众时刻都要把自己想象成为那个年代中的男女主角,同时能够理解张艺谋导演的用心和意图才能有好的效果。

2、本片没有商业广告植入,甚至没有映前广告(可能是我看点映的缘故),没有绚丽的画面,没有太多的对话,没有复杂的剧情,不是3D片,给人以苍凉、苦闷、悲伤的感觉,有可能造成观后心里不舒服。

3、电影是根据小说改编,仅仅表现了一部分内容,而且剧情的开展相对缓慢,节奏也比较慢,对于追求快节奏电影的朋友可以忽略。

4、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到导演的诚意,一部没有商业化的电影如何来吸引观众呢?电影发人深思,挖掘人性,对人性的刻画,对主角心理的刻画相当到位。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爱情片,感人至深的爱情片,能让我感动到哭的电影不多,但是看《归来》,我哭了。

5、演员表演到位,100分。对于喜欢巩俐,陈道明老师表演的观众可以大饱眼福,虽然有刘佩琦、闫妮、陈小艺、张嘉泽、郭涛、丁嘉丽众多前辈们的客串表演,但都是戏份很少。

总之今天是母亲节,陪父母看了这样一部电影我和家人都十分满足,我父母对这部电影有很高的评价,在此祝愿各位母亲,节日快乐,身体健康!观后感》

飞天观后感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陈媛清

今天,我兴致勃勃地哼着小曲去蓓蕾电影院观看电影《飞天》。

《飞天》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航天员张天聪的故事。他最大的梦想就是飞上太空,但由于各种原因,他30岁才开始参加训练,因为他想比别人更早飞上太空,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比其他人更认真、刻苦地训练,比如:别人在沙漠里跑一小时,他要跑上一个上午;做各种航天训练时,他比人家做的时间多得多……

可是,十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飞上太空。妻子想让他放弃,可他却仍然执着训练,只是一心想要飞上太空。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可是他却生了重病。在他几乎失去信心时,大学毕业的女儿参加了航天队,这就好像给他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他重拾了信心,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他50岁那年,他飞上了太空,实现了梦想。

啊,张天聪这种为了梦想,坚持不懈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观后感》

影片焦裕禄观后感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光辉的形象学习的榜样

——影片《焦裕禄》观后感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2月26日上午,在教育局二楼会议室,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活动中,我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

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

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走了120多个大队。为治理兰考的三害,改变全县36万人民的贫困面貌,他带着重病坚持工作,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2岁的好干部焦裕禄于1964年5月14日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兰考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观看完电影后,我们进行了讨论,有人突然提起,被称为“县委书记好榜样”的焦裕禄的主要政绩是什么?同志们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他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盐碱,不屈不挠的向自然灾害作斗争;有的人说,是他牢记党的号召,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有的人说,是他能坚持原则,向错误的思想进行抵制和斗争;有的人说,是他严于律已,不搞特殊化,等。这都是事实。如果说他搞了多少大楼和市政建设,拓宽了多少条马路,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那都是没影的事。

那么,焦裕禄同志有没有“政绩工程”?是什么?我认为,焦裕禄同志不但有“政绩工程”,而且还十分的壮观和伟大,那就是: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等。这些“政绩工程”与现在所谓的“政绩工程”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价值上来讲,从捍卫和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上来说,要高大的多,有用的多,在人民群众中的反响要强烈地多。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不忘焦裕禄同志,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

什么才是真正的“政绩工程”?就是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以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已任,求真务实,取信于民,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公而忘私,先人后已,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好教材。作为一名党员,我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