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真是感觉时光荏苒,岁月真是不饶人,就像歌中唱的一样,时间都去哪里了,但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有没有哪一件或是哪一个时刻是值得我们值得骄傲的,除了我们口中的忙呀忙呀,还在生命中留下了些什...

活动范文 > 活动心得 > 导航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00字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00字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2022-04-02

【www.nns88.com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怎么写】

经历一些活动之后,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下来。经常写心得体会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那么一篇活动心得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00字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真是感觉时光荏苒,岁月真是不饶人,就像歌中唱的一样,时间都去哪里了,但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有没有哪一件或是哪一个时刻是值得我们值得骄傲的,除了我们口中的忙呀忙呀,还在生命中留下了些什么呢?于丹曾经解释过忙,什么是忙?一个心,一个亡,就说明这个人每天瞎忙,心亡为忙,所以,向我们这样紧张的工作之余还是应该有反思和思考的机会。而一直以来都给我这个早到的不惑之人一个思考的机会。

这天下午学校组织老师们观看《放牛班的春天》这一电影,对于某些老师已经早已耳闻,但是对于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而且对于标题,放牛班,什么意思,怎么是个放牛班,而且还是法国片,这让我就更是饶有兴趣地去观看。从5点左右到6点多,真是被这位伟大的老师的一言一行所吸引,他诙谐的表情和语言,让我们不时发出笑声,但同时我们也被这样一位如此珍爱他的学生和重视学生的尊严的老师所震撼着,尤其是其中的这样几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

第一个就是对其中一个极具音乐天分的孩子皮埃尔,马修老师对他的天分和潜力非常欣赏,并且为他组建一个合唱团,让孩子不断地找回自信,找回尊严。相信他们,充分给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而但这皮埃尔犯了错误时,马修老师没有姑息,而是以停止他最心爱的事情---唱歌为惩罚,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马修老师和蔼却又严肃的性格,对于孩子的原则性错误要给与适当的惩罚,而但伯爵夫人来观看合唱团演出的时候,马修老师又恢复了他的唱歌资格。

看到这一刻,我能感受到孩子心中对自己错误的内疚和对马修老师的感激,我想孩子今后一定会很听老师的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二者之中也体现了马修老师的人性教育,对于孩子犯了错误,是要他知道任何错误都要付出代价的,但也给孩子以改正的机会。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马修老师会把这样一群捉弄老师,偷老师的乐谱,吸烟,成绩一团糟糕的孩子们变成了一群自信、听话、懂事并且成绩很好的孩子们。

另外一个场景就是但校长即将要被授勋时,这时学校被烧毁了,巧合的是,马修老师刚好领着学生们走到了学校之外去郊游,让这群可伶又可爱的孩子们免于一场灾祸,而情景一变,曾经在这里就学的一个被人为无药可救的应该被送往少管所,交给警察的一个孩子,就因为校长的4万元钱找不到了,就被冤枉给他,被校长打了将近半小时的耳光,而最终也没有向校长妥协的他最终被送给了警察,后来不知是逃出来了还是放走了,他就回到学校报复学校,报复校长。

这两个场景非常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也给我非常大的震撼,教育理念的不同给教育者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不同的教育方式留给孩子们的却是极大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影响。武断、暴力、绝对的、无尊严的教育留给孩子心中的是无尽的失望,没有人同情和理解,不能得到帮助和关心,所以,剩下的就只能是自我放弃和对周围事物的憎恨。不难理解他们吸烟,放火,甚至是进一步的毁灭性的举动。

想想我们作为最前线的教师,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对待孩子时那不经意间的举动和言语,甚至是一个回眸,都会给孩子清澈并且平静的内心掀起巨大的涟漪,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用最严格规则来要求自己,都要用最严谨,最谨慎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要知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还是生产的产品,而我们这样的产品是会自己思考和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的,我们不能想象我们做了什么,而他们会自我发展成什么样,所以,生产过程一定要规范,严谨。

而除此之外,我们作为教师,对待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不同性质的产品,我们还应该有一颗爱心,把他们当成有血有肉的人,不同个体的人,有尊严的人,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给予爱心。让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像马修老师一样,最终他带走的是他的学生,而我们走的时候,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美满和无尽的甜蜜的回忆!

小编推荐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邓菁菁

今天下午,班会课上黎老师同我们全班五十八个人看了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这是一部优秀的法国电影,是每一位身为教师的人必须要看的一部经典电影。这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电影里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就连男主角——马修,他也只是一个失业的音乐家,一个其貌不扬、内心善良、有无足轻重的小小代课老师,但是,他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用了自已独特的所作所为,用他自已那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以他的音乐和他的善良、宽容、仁慈、大度,博得了放牛班那群已被遗弃的孩子们的喜爱。他的作为让这些不被老师们认可,调皮淘气甚至还弄过一些夸张的恶作剧的孩子们,得到了尊重,感受到爱的力量,喜欢上了学习。

一开始,马修刚来到了辅助学院里,受到了同学们的恶作剧,被同学们骂成了“光头”,可内心宽容大度的马修,却从来不斤斤计较,而是一再地去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因此,他才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

马修把他的学生真正当成人来对待,来尊重,来相处。电影中,马修管的班上有着这么一批让老师们头痛不已的学生:打伤马桑大伯的乐格克,小不点儿贝比诺,顽皮捣蛋的佩皮诺,古怪固执的莫杭治……面对这样一群几乎没有把老师放在眼里的学生们,一味胡闹的孩子们,辅助学院的人都采取了体罚,紧闭。但他——马修,一个失业的音乐教师,而且当时他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选择了教育孩子。

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师,发现了学生们都十分喜欢唱歌,其中,一个叫皮埃尔的男孩有一副好嗓子,这就是“黄金”,但它被埋在土里,如果没有人把它挖掘出来,就永远无法显示它的光芒,但马修把它挖掘了出来。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只有你带着宽容的心态,大度的心理,一切都会被你的宽容所感动,所谓“精诚所加,金石为开”。观后感》

教师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今天我带我的学生去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看完后我的心灵又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感谢学校让我给学生这样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师德教育。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成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看完这部影片,我为哈珊校长的粗暴残忍而愤恨;为孩子们曾经不幸的遭遇而惋惜;为孩子们遇到马修而庆幸;为马修的善良真诚而感动;为杭莫治的改邪归正而释怀;为佩尔诺的执著坚守而欢欣。

看了这部影片,感动之余,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看到: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因此这部影片值得我们观看,更值得我们品位(味)。

第17期宁巨南新支队宁晋职高美术张叶同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二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那是一群问题学生,有的是孤儿,有的没有丝毫关爱,他们集中在“池塘之底”,那是一所破烂的学校。校长是一个叫哈森的人,他残忍、粗暴地对待每一个犯错误的孩子。有一天,来了一个和蔼善良的老师马修,在马修知道哈森的残暴后,就不再将犯了错误的孩子给哈森处理。

修教孩子们合唱,关爱每一个孩子,永不放弃。皮埃尔是最优秀的独唱。讨厌的蒙东总怂恿皮埃尔学坏。后来蒙东被指控盗窃,被哈森虐打后送进监狱,其实真凶是另外一个孩子列宾。

马修和皮埃尔的妈妈交朋友,皮埃尔往马修头上泼墨水遭来班上别的同学抗议。此后一段时间马修不再让皮埃尔独唱。马修的胜利成果换来了伯爵夫人的赞赏。在伯爵夫人的演出上,皮埃尔的独唱引来满堂喝彩,此时皮埃尔的妈妈已经再婚。

因为蒙东越狱引发的一场火灾将学校变为灰烬,马修被解雇。皮埃尔去了音乐学院成了指挥。最小的孩子派皮诺作了马修的干儿子。别的老师举报哈森,哈森遭解雇。剧终。

这就是“放牛班”的故事,一开始,没有一个孩子听话,后来,大家都被马修学监征服。这种征服,不靠虐待,不靠什么“行动-反应”,靠的是以行为来感化这些不健康的心灵。这些心灵在温度够高的血液中仍然会融化。再坚固的钢做的心,也一样会变软,只是很多人没有耐心去花时间让他们的血液学会沸腾。

哈森准确的说就是一个暴徒,他比所有的问题学童都有问题,因为他如此暴虐地对待这些未通世事的孩子,连【塔利】看了都会摇头;而马修知道:他们问题就问题在他们喜欢玩的游戏都是那么疯狂,那么不可捉摸,那么怀抱仇恨。马修尽力教给孩子们正常的孩子都是如何玩耍的,马修教孩子们叠纸飞机,踢球,掷铁环这样与体育活动一样的正常孩子们玩的游戏,他还教孩子们唱歌,真的非常棒的歌声。于是他们变得快乐起来,哈森还曾经背着人学习起叠纸飞机来。

马修的成果得来回报,一个令哈森脸色变青的回报:伯爵夫人来看演出。哈森不希望“合唱团”这个他无比痛斥的项目得来这样好的收成,他宁可让大家都只记住“哈森”,让他永远面对镜头的中央。所以当伯爵夫人问:“合唱团这个主意是谁想出来的?”的时候,哈森疯狂地打断马修说是他的主意。

马修也惩戒那些特别讨厌的孩子,但是他从不把闹事的孩子的名字公告给哈森。马修不主动体罚学生,除非这个学生让马修忍无可忍。后来的蒙东是个可怕的孩子,其实他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比别的孩子更加多地接触了社会,他的家庭也是不堪设想。我想,如果马修坚持不断地做他的工作,他可能会变得好一点。

但是遗憾的是,校长的10万法郎经费丢失了。依据不充分的证据,校长居然把目光锁定了蒙东。这可少不了一场疯狂的虐打。越打蒙东越叛逆,因为钱不是他偷的,他也不知道是谁偷的。

后来,发现真凶是小个子的列宾。由于马修不肯告诉哈森真凶的名字,蒙东被无辜地带走了。如果哈森不那么残忍,蒙东是不会落到这个地步的。

再后来,在一天假的时候,蒙东因为对哈森的仇恨放火烧了整栋房子。马修与60个孩子外出,哈森去争取晋升,所以无人伤亡,但马修却因此被解雇。

有几个孩子去了他们的理想之地,其中皮埃尔去了音乐学院,而相信星期六爸爸就会来接他的派皮诺在这个星期六跟着“爸爸”马修上了车。

哈森呢,受到了其他老师的举报,警察讯问学生后将哈森解雇,他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观后感二》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600字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雷村小学张雪雪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净化他们的心灵,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看完后也让我陷入了沉思:

每个孩子都是能教育好的,没有所谓的坏学生。池塘之底的孩子被以前所在学校辞退,被认为是问题学生,被现在学校老师用残暴的方式压制,被贴上“极坏”的标签,这些学生真的差吗?不是。马修老师不这样认为,并在他的教育下改变了他们,成就了他们。我们也埋怨过孩子调皮,不听话,但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的方法是否有问题?是否静静思考过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没有坏学生,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有自己的长处,需要你去发现。遇到问题多找方法,用不求人人最好,但求每个孩子都不断进步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教育孩子,做到无愧于心。

用老师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池塘之底的校长用暴力压制孩子,孩子看似听话了,但很明显作用是极短的,并且是表层的,孩子内心不服,内心出现了叛逆,出现了反抗现象。相反马修老师用他的爱心耐心教育爱护孩子,最终换得了孩子的认可与尊敬,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孩子们是单纯的是最懂爱的人,谁对他们好他们是能感觉到的,愿我们用自己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希望自己也能想马修老师那样去对待孩子。做像他那样的老师。

观后感600字》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 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周五下午业务学习观看了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反复感慨着一个字:爱。只有发自内心地足够爱学生,才会有更多教育的可能。

主人公是一位代课老师,面对着那些顽劣异常的孩子,他没有采用简单粗暴的管教态度,也没有破罐子破摔的放弃与绝望。他有的是信任,有的是耐心,有的是关注。他渴望的,是孩子们能够拥有成长道路所必须的快乐。在孩子们面对着经常性的集体惩罚和关禁闭的时候,他带给孩子的,是歌声。那,不仅仅是歌声,更有笑声和希望。

最感慨他对那个打人的孩子的处理方式。没有喋喋不休的批评也没有说教,而是让那个孩子去照顾被他打伤的人,近距离地去接触那个被打伤的人的善良和温厚。让那个孩子真正地知道,什么是伤害。虽然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堆砌大道理,但是我相信,孩子在这件事中所受的触动,将让他受益无穷。而从中也让观众感慨,到底什么样的教导,才是最成功的教导。那,就是走入心底,净化心灵。

还有对那个有着优美嗓音的男孩的在意,这位老师,能够在孩子的淘气背后,看到本应该开花的优秀,并着力培养。要知道,另起一段,每个人都会是第一行。没有孩子愿意被放弃,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愿意被忽视。可惜,很多人看不到别人的亮点,总是用自己武断的目光,妄下“一无所成”的预言。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们不够好,而是教者不会发现。

记得,这位代课老师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时,孩子们依次叫他“秃头”,从他身边大模大样地走过。那种明显的不敬,是对他的耐心和修养的极大挑战。他却能够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开始了宽厚和谅解。也终于,在离开的时候,得到了孩子们真诚的依恋。

这是教育的魅力和幸福之一。不计较,懂原谅,才能接近孩子。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定义,不要过早地怀疑一个人的能力。往往,一句话,可以振奋一个孩子,或者,毁掉一个孩子的前程。

很喜欢这位代课老师。他有方法有策略,更有一颗跳动的热情的心。我也要努力做个像马修那样的老师!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000字【荐】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昨天,百忙中的张校长,为化工校区的全体老师带来了精神大餐————《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我已看过四遍,但是每次看起总能引发内心的触动和反思。

马修是一个秃顶的老师,他其貌不扬,但人倒是不坏。他服从制度,但能在制度下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干点事情。他喜欢音乐,于是他便开始用音乐来教化那些问题少年们,艺术的确有其自身的魅力,这也是张校长所提倡的,以正能量引领,用读书来熏陶,艺术来陶冶,但尊重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上他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的那一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小小的举动包涵着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而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呢?而马修老师以其温和的作风改变着什么,让整座学校师生之间的对立缓缓消散,除了那个刻板的校长,但在某一刻他那冷酷僵死的心何尝没有松动过呢?这就是尊重的魅力、温和的魅力、情感的魅力、爱的魅力!用爱心可以试着感化迷失的羔羊,否则只能驱使迷失的羔羊步入极端,那个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终用同样极端的方式来回赠给寄宿学校。毁损的不止是校舍,还有那个孩子早已残缺的心灵,这便是以暴制暴的结果。马修不是圣人,他无力坚持自我的真理,他只是一个不成功的小人物,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当他矮小的背影转身离去,我们何尝没有一份无奈的苍凉。

让我很受感动的是合唱团表演的那一刻,那个最具有音乐天赋的男孩因为过错被晾在一边,心情沮丧,神情显得格外落寞。而第一节音乐结束时老师突然转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惊讶更惊喜,而后带着一种幸福的满足感完成了他的演唱。

一位老师可以让一个孩子得到对自己的肯定,对人生的期待,真的很伟大!但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是伟大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伯乐的,可虽然如此,每一位孩子都渴望着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能遇见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位给自己最多帮助的人。能够遇上便是一种幸福,尽管这种幸福在现实中显得这样的奢侈,但是我们仍然会渴求得到。而做这种教师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像马修,虽然被校长开除了,但那一双双从窗口伸出的小手,那一个个写满了孩子最真挚祝福的纸飞机已足以让他感动,让他幸福!

用尊重、用温和、用爱心、用情感去感动学生,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孩子们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期盼的纸飞机!真是马修人性光芒的体现。

美国作家罗姆·大卫·塞林格,写过一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着》,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词语“守望者”。书的书名来自于主人公霍尔顿同他妹妹菲比的对话: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郑学志的《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中,有一篇文章是《累,一定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总想管住学生,因此,当我们管不住学生的时候,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去制定规章制度,想方设法去说服压制,想方设法去各个击破。但是,我们从没想过:管不住,是不是我们的管理方式有问题,是不是一开始我们的管理方向就错了?”这段话,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难道是我的管理方式有问题,或者是一开始我的管理方向就错了?

学生并不需要老师盯死看牢,并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只是我们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们,总以为他们离开了班主任就不行。”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源于内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指引和鼓励。,教育的本质是影响,而不是说教、批评和指责。我也意识到,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很多时候的教育成果其实只是瞬间的触动,时间会消解这种教育成果。因为孩子内在心理结构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反调节能力,而一次教育的效果,哪怕孩子当时痛哭流涕,那也很可能只是一次表层的调节而己。正如我们拉橡皮筋,它有弹性度,每一次拉它都是一次表层的改变,一旦松手,又会回归到它原始的情况。孩子的这个心理事实就决定了要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所以,我们不能夸大教师的教育能力,尢其是不能夸大一次教育的效果。当对生命的敬畏让位于自以为是甚至是盲目的师道尊严时,教育只能是一地鸡毛,苍凉满地。在孩子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们只不过跟他们偶然相逢了几年。

“池塘底学校”虽然名为学校,实际却是“教养院”,这里聚集了众多的问题少年,偷盗、说谎、抽烟、搞恶作剧对他们而言都是家常便饭;同时,这里还有一个浅薄、势利而冷酷的“铁血”校长,一个把“犯规处罚”奉为圭臬的教师。在这里你看不到教育、教化的影子,那厚重的大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会客安排、关禁闭罚劳役的处罚等近乎军事化的管理使这里更像是一座监狱而不是学校。

但这一切,都因为一个“失败”的音乐家,“小小”的带课老师克莱门特·马修的到来而改变。马修是这样的其貌不扬,他没有魁梧的身材,没有英俊的面容,再加上秃顶的脑袋让他看起来甚至有些滑稽,但正是他创造了奇迹。他从这些让所有人都失望的孩子中培养出来世界着名的指挥家“皮埃尔”,并让受他教化的学生在几十年后满怀着敬慕和热爱的心情来怀恋他,这本身就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无上光荣和莫大成就。

平凡的小人物马修之所以如此令我们感动,恰恰正在于马修的平凡和普通。他给予我们学习的可能性,而并不简单是当作一个偶像或榜样而远远的膜拜敬仰。“池塘底”在”铁血”校长的统治下仿佛罩上了一面密不透风的铁幕,任何的变革和尝试仿佛都是不被允许的,而马修在这种“制度下”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当他发现这群孩子有唱“歪歌”的爱好后因势利导,成立了合唱团,并在被发现后冒着丢掉饭碗的危险进行了“制度内”的抗争,而成效是显着的:当皮埃尔内心深处对音乐的爱好被唤起,而独自在角落里唱歌;当那一群散漫不羁的孩子被音乐俘虏,而驯服的听从了马修的指挥,并大大减少了捣乱和恶作剧;当皮埃尔平生第一次懂得了感激,并因为获得原谅而窃喜……这时候,在我们感慨音乐的神奇力量的同时,也不能不想到,无论多么叛逆、任性、看起来无药可救的孩子,其实都有一把可以打开他们内心之门的钥匙,关键是教育者有没有这种愿望、有没有这种耐心来寻找这把钥匙;在今天中国的教育现状下,我们听多了一线老师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对教育积重难返的无奈,马修提供了我们思考的另一个角度:可否在无力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

看完这部影片,我为哈珊校长的粗暴残忍而愤恨;为孩子们曾经不幸的遭遇而惋惜;为孩子们遇到马修而庆幸;为马修的善良真诚而感动;为杭莫治的改邪归正而释怀;为佩尔诺的执着坚守而欢欣。

看了这部影片,感动之余,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看到: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这部法国影片中马修的行为,杭莫治的成材,佩尔诺的成长,有力地印证了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话:“漫天撒下爱心种,伫看他日结果时”。

让我们做一个有耐心爱心和信心的守望者吧!!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荐】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看了两遍,每一次都让我感触颇深。

有这样一所监狱般的寄宿学院,他们的校长冷酷、无情、虚伪而残忍,里面住着的学生们无法避免地成为了一群不学无术、野蛮、冷漠的小孩。他们是使家长无奈,老师烦恼的问题少年。谁也不会在意这些尚未成熟的心灵中所怀着的天真烂漫的梦想:热气球飞行员,建筑家……甚至是拿破仑那样的将军。刻板的校长只能以自己的准则加以暴力来惩罚他们。只有马修,把他的学生真正当成人来对待、来尊重。这帮孩子都是10岁左右的年纪,马修相信,即使有恶,又能够坏到哪去?他们缺少的正是爱,诸如贝比诺是个孤儿,而莫翰奇也只有残缺不全的母爱,只需要一点点爱,就足以点燃他们的心火,让他们明白,自己原来不是活在地狱中,原来自己也是天使。当马修老师把这些孩子组建成为一个合唱团,他们那宛如空谷黄莺般的美妙合声在电影中流淌了一个多小时,特别是皮埃尔天籁般的声音,使我完全沉醉在其中了。看着孩子们那因为受到肯定鼓励而分外专注的眼神,那一刻的感动真的难以言喻。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春天,那就是我们记忆中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快乐活泼的。

而“放牛班”中的“放牛”二字其实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学生不教不管”也就是所谓的“放羊”之意,而电影中的这群孩子就是这样一批让老师头痛不已的只能“放羊(牛)”的问题学生:打伤马桑大叔的乐格克,顽皮捣蛋的佩皮诺,古怪固执的莫杭治以及其他无心读书整日胡闹的孩子。面对这样一群几乎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一味胡闹的孩子,辅育院的人都采取体罚、紧闭,就想春天一样,而这帮“放牛”班的孩子的春天就是马修老师带给他们的。

在我的观点里,学生之为学生,就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有缺点,不懂事,甚至会犯错误。老师之为老师,就在于老师年长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宽容能使我们看到快乐的曙光,享受教育的过程,感悟人生的成长。只有宽容,才有真正的理解;只有理解,才有会心的沟通;只有沟通,才有真诚的信任。教育用兼容并包的方式,呈现“万紫千红才是春”的美景,而做为一个教师应该用宽容的心接纳每个孩子,让他们在教育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其实,我们都渴望这样的教育,这样的老师。

观后感800字》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学习活动心得体会推荐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池底的阳光

1949年1月15日,经历了各种挫折正处于人生最低谷的马修老师走进了“池塘底教养院”,这个学校还有一个外号叫“池塘之底”,这应该是对这个学校名字的最好翻译吧。在这里有一个严肃、专制、只守规章和原则的校长,在校长脑子里有一条条对学生体罚、关禁闭等等的规章制度。因为在这里有一群不听管教,十分顽皮的学生,这些孩子生活在一个大门紧闭,没有阳光的教养院,在这里充满了学生对老师的恶作剧,老师对学生的惩罚。跟随马修走进这所学校,小派皮诺紧抓着大门铁栏孤独地等待着爸爸来接他,双膝跪地的小男孩低着头用力的擦拭着地板,好心的马克森斯大叔在学生的恶作剧下伤了一只眼睛,这仅仅是影片的开始,却如池塘之底冷寂、孤独、黑暗。

面对学生的恶作剧,冷漠的哈森校长的一个不公平的决断,再一次让马修老师看到了这里的弊端,他同情收到不公平待遇的学生,反对校长专制下对学生的恶性惩罚,他决定保护自己的学生。

恶作剧似乎已经成了学生抱负老师的一个习惯,当马修老师第一次踏入教室的时候,教室里一片哄闹声,欢迎老师的不是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不是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具嘴里叼着点燃的香烟的骨架标本。面对学生的嘲笑声,马修并没有动怒,反而用诙谐的语言回应学生的笑声,他对着这具骨架说道:“教室里禁止吸烟,每个人都一样,甚至你也是,先生。”说完这句话,马修得意的走向讲台,却又被学生戏弄,他被障碍物绊倒,自己的公文包掉落在地上,然而,没有一个学生主动扶起老师。公文包被调皮的学生从第一排传扔到最后一排,全然不顾老师苦苦的呼喊:“还给我,还给我……”但是,当哈森校长走进教室时,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当校长问是谁在捣乱时,马修老师却只说:“我正要求他回答问题呢。”刚才还被学生羞辱的马修,这是却用尽自己的力量保护着学生。当校长走后,学生不再捣乱,直勾勾的看着这位不同寻常的新老师。但是马修的这初次的努力并没有改观所有学生抱负老师的心理。一天趁马修老师不备,几个调皮的学生将他的最心爱的乐谱偷走了,马修在厕所发现了他们,当学校的教员发现他们时,马修再次袒护了自己的学生。在马修看来,这些孩子需要良好的引导和教育,而不是一味的犯错就关禁闭、受惩罚等等这样一系列的体罚。

看到马修老师走进新学校却收到如此待遇,我暗自庆幸自己走进了一个多么和谐的校园,在这里没有体罚,更不会有关禁闭,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像朋友一样相处融洽。

“池塘之底”也会折射出灿烂的阳光。马修很坚信孩子们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他不厌其烦的引导自己的学生感知美好的事物。终于有一天,当他悄悄地走进宿舍时,发现孩子们跟随着一个会吹口琴的孩子的节奏唱起了歌,虽然有些跑掉,但是他发现其中一些孩子的音色还很不错,孩子们喜欢唱歌。马修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他终于找到了他们的闪光点,最后,他决定重新拾起自己的爱好,重新为孩子们写曲谱,并决定创建一支合唱团。这一想法使得孩子们热情高涨,从选高、中、低音到练习合唱技巧和发音,孩子们都很认真。渐渐的孩子们开始接受马修并认可马修。在合唱团里孩子们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哪怕是不会唱歌的小派皮诺给马修老师当团长助理,哪怕是唱歌跑调的学生给老师当谱架,他们也很乐意,因为他们知道老师很重视他们,也许这是他们从老师那里得到的第一次认可。孩子们的脸上开始露出灿烂的笑容。认可孩子们,发现孩子们的亮点,赞美孩子们,也许就是这个合唱团之所以能够存在下来的意义,是改变孩子心灵的支点吧。那么,马修老师注重挖掘孩子们内心最深处的善良,从不同的方面认可赞美孩子们,用音乐这样最贴近孩子生活的艺术形式感化孩子们,而不是只用惩罚指骂孩子们,这些行为大概就是我们当今所倡导的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吧。

所以,真正的教育并不只是一味的教授课本知识,也不只是一味的学习语数外等等这些正规课程,而是要多种艺术的让学生感悟生活。但是也并不是只有音乐课上才能唱歌,美术课上才能画画。在我看来,会唱歌、敢唱歌、会画画的孩子,他们的思维都会特别活跃,想象力特别丰富,所以我就大胆的在自己的课堂上多灌输了这样的艺术形式。比如,在讲解诗歌的时候,很多孩子总是背不下来诗词,那么我就想在古代这些诗词都会被一些乐师谱曲唱出来,那么现在这么多好听的旋律,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寻找自己熟悉的旋律,将诗词填入曲调中唱出来呢?现在的孩子们都收到一些娱乐节目的影响,总是会跟随潮流确定自己喜欢唱的歌曲,比如:邓紫棋、EXO组合等等。所以,我就让学生将诗歌唱出来,这节课,很多平常不爱发言的学生也站起来大胆的唱出来了,甚至不会唱流行歌德孩子就用最熟悉的《国歌》的曲调去唱。还有一次我讲到《竹影》这节课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竹子,让他们从自己的画笔中感悟中国画的姿态美和神韵美。

但是,我们总说人性化教育,用友善的语言和行为感化学生,可是马修老师的教育方式并不适应所有的“坏”学生。影片中的“坏”学生孟丹来到教养院,不顾马修老师的善意劝解引导,一再与其作对,甚至公然对抗,使得班里其他的学生也在学生孟丹的这种不良行为。最后当孟丹因为被冤枉偷钱被警察带走的时候,马修也无能为力,这是他也不想去挽回,因为马修认为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毁掉所有人,所以他放弃了自己原本坚持的原则。电影结尾,这个被暴力校长惹恼的“坏”学生放火烧了学校,也就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的“坏”学生都可以用人性化的教育改变他们,但是,如果当时马修不放弃他,如果他被找回来校长能查明事实,如果孟丹不被带走,会不会他最后真的就被马修老师的人性化教育所改善呢?毕竟人性本善。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部影片,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学生们送别马修老师的画面。从高楼上的小窗户中慢慢地飞出一架架纸飞机,上面写满了学生对老师的祝福;窗户太高,孩子们只能向老师挥手告别,马修深深的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眷念,感受到了这些孩子们美好的心灵正在释放绚丽的光彩。

作为第一年工作的我,还没有经历过送别学生的场面,当我看到学生送别马修老师的画面时,我就不禁幻想着自己送别我心爱的孩子们时的情景。从离开教室的那一寸土地,我想象着把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的照片放大,粘贴在他们离开的路两旁,广播里放着我们一起听过的歌曲,讲着我和他们在一起的趣事,最后的拥抱是我对他们最好的祝福。

影片结束了,马修带着终于在星期六等到爱和家的小派皮诺离开了,“池塘之底”也会折射最灿烂的阳光,就是我对这部影片最大的感悟。